字词 | 海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海赋 昔在帝妫臣唐之代(1),天纲淳潏(2),为凋为瘵(3);洪涛澜汗(4),万里无际;长波涾 尔其为状也(26):则乃浟湙潋滟(27),浮天无岸(28);浺瀜沆瀁(29),渺弥湠漫(30);波如连山,乍合乍散(31);嘘噏百川(32),洗涤淮汉;襄陵广舄(33), 尔其枝岐潭瀹(63),渤荡成汜(64);乖蛮隔夷(65),回互万里(66)。若乃偏荒速告(67),王命急宣(68),飞骏鼓楫,泛海淩山(69)。于是候劲风,揭百尺(70),维长绡,挂帆席(71);望涛远决, 于是舟人渔子,徂南极东(98)。或屑没于鼋鼍之穴(99),或挂罥于岑 尔其为大量也,则南 尔其水府之内,极深之庭。则有崇岛巨鳌(115),峌 若乃岩坻之隈(140),沙石之嵚(141);毛翼产 若乃三光既清(148),天地融朗(149);不泛阳侯(150),乘跻绝往(151);觌安期于蓬莱(152),见乔山之帝像(153)。群仙缥眇(154),餐玉清涯(155)。履阜乡之留舄(156),被羽翮之襂纚(157)。翔天沼,戏穷溟(158);甄有形于无欲,永悠悠以长生(159)。且其为器也,包乾之奥,括坤之区(160);惟神是宅,亦祇是庐(161)。何奇不有,何怪不储;芒芒积流,含形内虚(162)。旷哉坎德,卑以自居(163);弘往纳来,以宗以都(164);品物类生,何有何无(165)。 【译文】: 过去舜在唐尧称臣的时代,天时欠佳,洪水泛滥,它给百姓带来灾害。波涛一望无际,水波相重叠,绵延相连,达到边远的地方。于是禹就开挖河床,疏导积水,加以调节。凿通了龙门的高山,整治开凿了大大小小的山峦。群山的险阻已一一铲除,百川的水也就能深入地底注入大海了。河水流通,奔赴势之所趋的地方。江河已经疏通,积水都已流散排除。洪水消退、显出挺拔的五岳,干燥了九州的土地。微小稀疏的水,点滴渗透的水液,像云雾弥漫。广大而神异的大海啊,永久是一切水流聚集和输入的地方。它的广阔,它的怪异,是颇为壮观的。 海的形状是:海波弥漫,浮天载地,浩瀚无边。其水深广而又旷远。激起的波浪像一个山峰连着一个山峰一样,忽然集聚起来又忽然散开了。吞吐百川,洗涤淮河和汉水;大水奔腾漫过丘陵,扩大了海水浸渍的盐碱地,水势极为广大。至于月亮行将沉落西方和太阳迅速出现在东方的时候,疾风吹沙飘石,吹荡着海岛岸边。于是大风掀动恶浪,拂涌的巨浪,碰击后飞沫激起波涛。其形状如想象中天的车轮,水流回漩而引起转动;又好像地轴,高耸并转动。波涛飞腾冲激,形状如小山如五岳,前浪过去,后浪又来。波涛激盈回漩、奔赴而显得混乱。盛多的大浪冲击形成了高低起伏。漩流冲击而形成中间低凹的大漩涡,高起的波涛突起像小山。急流迅疾地漂过,生成旁支小波迤逦四散;高叠的浪头,层层相击。惊涛骇浪势如雷电,忽而聚集,忽而散开。水光有开有合,时而水纹分散,时而又蹙聚。至于到了风停天晴,巨浪不起时,海中余波,还在互相吞吐上下。巨浪起落翻滚,像高低起伏的山冈。 当河水的支流摇动,大海的边缘旁枝仍然能汇成大水,大海阻塞隔绝了南北居民的交通。路途回环相隔万里。倘若偏远地区有紧急的事情报告,皇帝的命令急于宣布,便要奋力驾船。浮海逾越高山,等待强有力的风,支挂帆蓬百尺,连结木竿做的帆纲。诀别的亲人,望着远涛上的船,像鸟儿一样飞逝了。亲人的船迅速在大海中消失,快得如同失群赶侣伴的惊凫,又如太阳驾着六龙在天空飞行,三千里的航程,不用一个早晨便到了。倘有那些身犯罪过,面对海上危险的处境,仍然进行虚假的发誓,不肯及时悔改的人,则有海中的神怪求路,另一种怪物马衔当径;传说中的水神天吴乍见而又看不真切,一种吃人的水怪,暂现即消逝了。群妖相遇,微视并显出妖媚的样子。船上的桅杆折断,恶风制造灾害。海上的天空突然清明开阔起来,似有神灵在变化,接着又隐隐约约模糊不清变得幽暗。海神吐气有如天空中的云气,昏昏暗暗地乌云四布。迅速地闪过,怪异的景色显露出来。四周昏昧不明,像电光疾速闪烁不定。在暴风闪电之下,洪波巨浪互相摩擦并相互冲击。激浪飞洒时的情景,有如云崩、有如雨洒,发出浤浤汩汩的涛声。波浪忽儿跳跃,忽而飞落退下。海水乱流,水花四溅,其浪花之高,能涤除云彩,洗涤太阳。 于是舟人和渔夫,忽而往南,忽而至东,飘浮不定。有人尸体破碎漂流到鼋鼍的洞穴,有人的尸首挂在多小石的海中小山之上,有的尸首任风飘泊,到了极远的地方,只记得许多值得惊骇的怪异情景,竟然不明白所经历的路途的远近。 大海的辽阔到了极南之地和极北的陆地,向东流到天边的津口,西面却达到青州、徐州的东海之滨。途经绝远杳冥之地,万万有余里。海中有云雾鱼龙神仙之类,其中收藏的并不只是古代流传下来的宝物。世间所收藏的珠宝是经常能听到它们的名称的,也有从来没有听到它的名称的,本来就不知道它曾经存在过似的,况且世间稀少的珍宝,谁又能一一弄清它的名称呢?所以对这些宝物的形状和颜色均看不真切。 在巨大的海洋里,极深处有厅堂。在渤海深处,巨鳌驮负着仙山巨岛,使之高峻地挺立在海上。这海中大山劈开洪波,直指青天。载着大石,住着百仙。巨鳌力大,驮负仙人逆风而行,刮起南风向南行,刮起北风向北行。其边际,有像天球那样的水中怪石,以及传说的人鱼居住在水底。有赤色斑点的玉石,其光色变化不定,水族的鳞甲贝壳,性状也不同。采色的宝石,云锦般散落在岸边沙滩上;螺蚌的甲壳上披耀着绫罗般的光彩。这些缤纷耀目的彩色,使其他的颜色黯然无光。其阳则有永不消融的冰,其阴则有暗暗燃烧的火焰。炽热有光的炭,发热后再度燃烧起来,燃起的火光下照九泉。红色的火焰,绿色的烟,使目光闪动,烟焰飞腾高升。鱼则是横海的大鲸,游动时高高地突起。大鱼和小山齐高;和高浪相狎。能吞吃鳞之甲和大船。吸波浪则水流不进,吐水则百川倒流。有时大鱼则陷入浅水,失势难行,困死在海边盐田之上。大鱼死后,其鳞插入云际,鱼背上的鳍刺向天空;颅骨成山,鱼的油成了渊泉。 至于在那弯曲的岸边或有沙石的小山上,禽类育出待哺的雏鸟,凫和鹤的幼雏,其初生时长着濡湿黏合的羽毛。水鸟成群结侣,时而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举翼穿行在海雾之中;时而浮游在海面上,沐浴戏耍。由于鸟多,动一动便众声如雷,振动一下羽毛就像森林一般;变更地在鸣叫,其声音亦不相同。 倘若日、月、星辰的光清明,天气融和晴朗;水波不兴,方士穿草鞋渡海寻仙;在蓬莱山看到了仙人安期生,在乔山见到黄帝的神像。群仙隐隐约约,若有若无,仙人吃松子服水玉,长生不死。他们穿复底鞋,以翮为衣,在天池翱翔,在极北的地方游戏。仙人外表有其形状,但无情欲,故能永久长生不灭。大海为器,包括天地。这也是神祇的住所。积小流而成茫茫大海,能容众物而又自谦,水的品德是多么伟大啊,它是以谦虚自居的。海水外灌,百川入海,万物在水里相生相养,真是无所不有。 【评析】: 《海赋》乃是一篇以大海为描写对象的赋。作者木华,以其奇特而又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渲染、比喻等手法,描写了雄伟壮阔、奇异瑰丽的大海,写尽了大海的各种情态。作品具体而又形象地写出了大海的“为大”、“为广”、“为怪”的基本特征,而又与当时的现实生活和人们的真实感受相结合,为此虽也杂有不少奇字,但却能较强烈地吸引读者,不使人有沉滞呆板的感觉。 【作者简介】: 木华(生平未详),字玄虚。广川(今河北省枣强东)人。曾任太傅杨骏的主簿。乃西晋时文学家。长于辞赋,以隽丽着称。其作品基本散失,今仅存《海赋》一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