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泥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泥炭 【参考文献】: [1]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肥料.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4 [2]张道勇,王鹤平.中国实用肥料学.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7 [3]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有机肥料养分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4]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有机肥料资源.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 [5]北京农业大学《肥料手册编写组》.肥料手册.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6]范兴亮,冯天福.新编肥料实用手册.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 [7]蔡德龙.硅肥及施用技术.北京:台海出版社,2001 泥炭又叫草炭、草木炭、草煤、泥煤、草筏子等,是古代低湿地带生长的植物残体,在淹水条件下形成相对稳定的松软堆积物,组成成分中有纤维素、半纤维素、沥青、腐殖酸、灰分等。 自然状态下,泥炭含水量一般在50%以上。分解较弱的泥炭,疏松有弹性,植物残体清晰可辨,颜色多呈较浅的棕黄色与浅褐色;分解较强的泥炭,腐殖质增多,植物残体不易辨认,较坚实,风干后易粉碎,颜色多为较深的灰褐色与黑褐色。一般有机物40%~70%、腐殖酸20%~40%、C/N10~20、pH4.5~6.5、全氮(N)1.2%~2.3%、全磷(P)0.17%~0.49%、全钾(K)0.23%~0.27%左右。 根据泥炭的形成条件、植物群落特征和养分状况,可将其分为3种类型: 低位泥炭:又称富营养型泥炭。多发育在地势低洼,季节性或常年浸泡在含矿物质较高的水中,主要由苔藓、芦苇、木贼等植物形成。由于分解程度高,有机质含量较低,但氮、磷、钾的含量是3种类型的泥炭中含量最高的,一般烘干物中平均粗有机物18.09%、全氮(N)0.76%、全磷(P)0.17%、全钾(K)1.5%左右。每100kg低位泥炭吸水500~800kg,吸氨0.98kg。一般低位泥炭在我国的出产量最大。 高位泥炭:又称贫营养型泥炭。多发育在高寒地带,主要由水藓莎草等形成。植物残体分解差,有机质含量比较高,而氮、磷、钾含量比较低,一般烘干物中平均粗有机物27.45%、全氮(N)0.28%、全磷(P)0.04%、全钾(K)1.03%左右。每100kg高位泥炭吸水1000~1800kg,吸氨2.62kg。 中位泥炭:又称过渡性泥炭,是介于低位与高位泥炭之间的类型。腐殖质含量15%~25%,一般烘干物中平均粗有机物17.42%、全氮(N)0.68%、全磷(P)0.17%、全钾(K)1.64%左右。 泥炭应用方法一般有:直接施用、垫圈、堆肥、菌肥载体和腐殖酸原料5种形式。 直接施用:一般选用分解程度较高(30%以上),pH6以上,碳氮比值小,养分含量高的低位泥炭作追肥,每公顷施用量3.75万~7.5万kg。 垫圈:泥炭吸水、吸氨性较强,以分解程度较弱的微酸性泥炭作垫圈材料优于黏土。 堆肥:低位泥炭最适宜制造泥炭堆肥。需要指出的是,高位泥炭酸性较强,不宜直接施用,宜沤制成堆肥。堆肥方法与普通堆肥相似。 菌肥载体:泥炭是细菌肥料的良好载体。先将泥炭经风干、粉碎、调整酸碱度、灭菌等处理,既可接种各类菌剂。 制造腐殖酸肥料:泥炭中腐殖酸含量较高,是制造腐殖酸肥料的主要原料。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