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河南坠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河南坠子 河南曲种。 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因伴奏乐器为“坠子”,故名。 流行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安徽一带。由早期的河南道情、莺歌柳、三弦书等结合而成。 初一直在民间流传,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后传入天津、上海、沈阳、兰州、西安等地,以后又传到武汉、重庆、香港等地。按流行不同地区分为东路坠子、西路坠子、北路坠子等三种流派。演唱形式多为一人执擅板自唱,也有二人对唱和群口唱的。唱词以七字句为主。 伴奏乐器为坠琴,也有同时踩脚梆子击节者。早期演唱者为男演员,1913年出现了第一个女演员张三妞。保留下来的优秀曲目有《金钱记》、《张廷秀私访》、《偷石榴》、《梁祝下山》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