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水库放养密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水库放养密度 目前我国大多数水库,尤其是大、中型水库,鱼种放养普遍不足,是影响鱼产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具体放养密度,各地不同。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通常要求是,经过一年放养后,鲢、鳙鱼13.3厘米鱼种成长0.5-0.75公斤,草鱼、团头鲂达到0.5公斤以上为宜。规格过大,说明放养密度不足,应增加放养量;规格过小,说明放养密度过大,应适当减少放养量。 浙江省淡水鱼研究所总结了生产中的经验,将水库划分各种类型,而提出了各类型水库鲢、鳙鱼的放养密度和比例(表为2-136),可供水库养鱼参考。 表2-136 水库各种渔业类型的放养密度指标 注:①本表所定的鲢、鳙起捕规格为1公斤,放养鱼种为13.3厘米,回捕率40%,起水率70%。如鱼种规格小于40%,放养量要增加;若起水率小于70%,放养量要减少。 ②pH、总硬度、有机耗氧量、磷、氮的含量从1-4类型有逐步下降的趋势。 在水库建成初期,库内各种鱼类都很少,敌害鱼类的危险很小,饵料极大丰富,可实行超指标放养,可为常年放养的数倍,使养殖鱼类迅速形成优势种群。放养规格也可降低,甚至可放养火片,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表2-137)。 表2-137 浮桥河水库(湖北)历年鱼种放养量和成鱼产量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