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氧化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氧化镁
一、物理性质 氧化镁按重量计算,由40%的氧和60%的镁组成。分轻、重两种,一般在5m1/g以上的为轻质。它的性质与煅烧的母体质量、煅烧时间和温度关系很大。温度越高,重量越大。当氢氧化镁或碳酸镁结晶在低温热解时,则形成大小和形状都类似母体晶体的假晶;随着煅烧时间的增加,热解时晶核尺寸也增大,孔隙度和反应性反而减小。微量的不纯物、如氯化钠、氯化钾、氟化钠以及炉中大气的水蒸汽,在煅烧时也影响晶体的成长。我国氧化镁资源主要来源于煅烧的菱镁矿,质量较低,不能作高级镁矿原料。 轻质氧化镁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无毒,难溶于纯水及有机溶剂。在水中溶解度因二氧化碳的存在而增大,能溶于酸或氨盐溶液中。 碱性煅烧氧化镁是在900℃以下烧成的,产品的相对密度稍大,结晶粒径约1μm。死烧氧化镁是在1400℃以上烧成的,结晶粒径约在30~100μm之间。熔融氧化镁在2750℃的高温下烧成的,强度和化学稳定性都优于死烧氧化镁。国外以海水为原料制成的死烧氧化镁,即所谓镁砂,最后煅烧温度在1800℃以上,含MgO达97~99%,密度为3.35~3.45g/cm3,含B2O3量降到0.04~0.02%。具体规格为:SiO2含量小于1%,CaO/SiO2比值在1.8~2.8%之间,Fe2O3+Al2O3小于1%,B2O3小于0.05%。我国生产的镁砂是以菱镁石为原料,含MgO90%左右,含SiO24.5%,CaO1.6%,密度3.54g/cm3。 其他物理数据: 相对密度:不同煅烧温度的氧化镁相对密度为: 沸点 3600℃(估计); 比热 C 50℃ 0.971J/(g·℃) 硬度(莫氏) 5.5~6.0; 熔融热△H熔融 2642℃ 77.4kJ/mol 膨胀系数 α 30~75℃ 0.4 折射率 1.7364 熔点 2800°C; 生成热 △H生成 601.83kJ/mol 热导系数 k 100℃ 3598Jcm-1s-1°c-1 介电常数 ε 25℃ 9.65 磁化率 0.253× 10-5c.g.s制电磁单位 体积电阻为: 电阻率: 电导率: 生成自由能298 -568.44kJ/mol; 熵298 26.94J/(mol·K) 热容 二、化学性质 氧化镁在常温下浸入水中,则水解为氢氧化镁MgO+H2O→Mg(OH);再通入二氧化碳,则生成碳酸氢镁溶液Mg(OH)2+2CO2→Mg(HCO3)2。菱镁石煅烧的氧化镁与氯化镁溶液混合则成镁水泥3MgO+MgCl2+10H2O→3MgO·MgCl2·10H2O;氧化镁在高温时有较高的蒸气压,很容易还原为金属镁。在1气压下与碳接触到1850℃,则还原为镁蒸气:MgO+C→Mg(蒸气)+CO。 三、用途 轻质氧化镁用于陶瓷、搪瓷、耐火坩锅、耐火砖等,也用作磨光剂、粘合剂、油漆及造纸填充剂、氯丁橡胶的促进剂、活化剂。医药上用作抗酸剂、轻泻剂,用于胃酸过多和十二指肠溃疡病,还用于玻璃染料、酚醛、塑料等工业。 死烧氧化镁即镁砂,有粒状和砖状,广泛用作炼钢炉、水泥窑、玻璃燃烧炉等的耐火材料。 碱性粒状耐火物,主要用于金属精制工业,以块状耐火物作炉膛,或以粒状作维修材料,用喷、涂办法附在炉壁上,以加强炉的耐火能力。 氧化镁在水中产生正电荷,大部分悬浮物呈负电荷,起吸收作用,可提高过滤效果。 四、质量标准 我国工业用氧化镁的国家标准(GB9004-88): 适用于由碱式碳酸镁、氢氧化镁经煅烧制得的氧化镁。该产品主要用于橡胶、塑料、电线电缆、染料、油脂、玻璃陶瓷和试剂等工业。外观为白色轻松粉末,质量应符合表1-1-22。 表1-1-22 工业氧化镁质量要求 国内所产重质氧化镁(镁砂)是以菱镁为原料,其国家标准(GB2273-80)见表1-1-23。 表1-1-23 镁砂国家标准 注:(1)MS-84G牌号的镁砂,当SiO2含量大于8.0%时,其真比重不小于3.49; (2)MST牌号的镁砂,只适用于回转窑生产的镁砂; (3)各类牌号的镁砂,应做颗粒体积密度的测定,测定结果应在质量证明书中注明不作交货条件。 国外的轻质、重质氧化镁多以海水、卤水为原料。前苏联、美国轻质氧化镁的标准见表1-1-24。 表1-1-24 前苏联、美国轻质氧化镁标准 注:①是以SO3计 ②是以Fe2O3计 重质氧化镁即镁砂,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均制定国家标准,其组成如表1-1-25。 表1-2-25 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镁砂标准 注:①为合成镁质白云石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