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比较语言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比较语言学 侧重于汉语和侗台语的比较研究。这项研究不仅在国内,而且在国际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早在40年代,南开大学邢公畹发表了有影响的论文,以后又不断取得新的进展。1982年以他为首成立了中文系汉语侗台语研究室,使研究工作有所发展。 60年前,法国语言学家梅耶(A·Mei11et)曾说:“想根据汉语、西藏语等后代语构拟出一种‘共同语’是要遇到一些几乎无法克服的阻力的”。原因就在于汉藏系语言没有印欧语系那样丰富的形态变化,因而使不少国外学者都认为汉语和侗台语没有发生学上的关系。但邢公畹通过多年研究,在探索汉语和 1.结合汉藏系语言的特点,着重进行语法比较方面的探索。他在《论汉藏系语言的比较语法学》(《南开大学学报》社科版1979年第4期)、《汉台语构词法的一个比较研究——大名冠小名》(《国文月刊》1949年第77期)等文中,为推测汉台原始语的近似面貌而进行的虚字研究,在找出字闻组结的串联关系等汉藏系各语言的比较语法学方面,作出了成功的探讨。 2.强调调类在汉台语比较上的重要性。1962年的《论调类在汉台语比较研究上的重要性》(《中国语文》1962年1月号)一文中,作者对大量的汉台“关系字”进行比较分析之后,证明了绝大部分台语的字都与汉语的字在调类上相同,并得出了“调类是一种历史范畴,有很大的稳固性,因此在比较研究方法论上所起的作用,跟印欧语的屈折形式有同等价值”的结论。 3.提出在汉语和侗台语的比较研究中查找“对应同源体系”。1982年邢公畹在第十五届国际汉藏语言学会议上发表的《汉语遇蟹止效流摄的一些字在侗台语里的对应》(《语言研究》1983年第1期)一文,不仅指出了在原始台语中一些字的可能的同源形式,而且特别着重地提出了“同源体系”这个新的概念,他认为,查找汉语和侗台语的对应同源体系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法。事实上,他的这篇论文本身就在这种探索中取得了重大成果。以上三个方面在整个汉藏语言的比较研究中都具有独特性,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