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桃黑霉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桃黑霉病 黑霉病是在采收以后发生于运输、贮藏和销售期间的严重病害。此病传染力很强,一箱桃果,如有一个发生病害,1~2d后,邻近的果实也可发病。桃和其他果实类、蔬菜类均可受害。 1.症状 果实最初出现茶褐色小斑点,后迅速扩大,2~3d后,果实全面发生绢丝状、有光泽的长条形霉。接着产生黑色孢子,因而外观似黑霉。 2.病原 本病的病原菌为黑根霉菌Rhizopus nigricans Ehrenberg,属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毛霉菌目。病菌形成孢囊孢子和接合孢子。孢囊孢子萌发后形成没有膈膜的菌丝。菌丝体匍匐状,以假根着生于寄主体内,菌丝从此部位伸长形成孢囊梗,顶端长出孢囊。孢囊黑褐色,内含孢囊孢子。孢子球形、椭圆形或卵形,带褐色,表面有纵向条纹,这是无性阶段,病菌以此来繁殖。 接合孢子由正菌丝和负菌丝接合产生,呈球形,黑褐色,不透明,表面密生乳状突起。接合孢子萌发,形成孢囊。这种孢子萌发转为无性阶段繁殖。正菌丝和负菌丝则进行有性阶段繁殖。 3.侵染途径 病菌通过伤口侵入成熟果实。孢囊孢子借气流传播,病果与好果接触,也能传染此病,而且传染性很强。高温高湿特别有利于病害发展。 4.发病条件 (1)果皮擦伤或磨破是最重要的诱因,病菌没有伤口不能侵染。其次是湿度,高湿使病害迅速发展。 (2)温度在0℃时不烂果,5℃时只能缓慢致烂,39℃时病害大多被抑制,但不如对褐腐病抑制效果高。 5.防治方法 (1)小心采收,轻剪轻放,尽量减少伤口。 (2)采收后迅速预冷,24h内使果温降低到0℃,并保持0℃贮藏。 (3)最好能在采前喷一次药及0.5%氧化钙。 (4)预冷后加桃保鲜剂(CT1+红药+白药),用桃保鲜袋扎口包装,0℃贮藏。 (5)用900mg/kg氯硝胺浸果或喷洒。 (6)单果包装可控制接触传病。若能再结合低温贮运,效果更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