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果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果胶 结构式: 相对分子质量:100000~400000 一、果胶的鉴别 1.试剂和溶剂 1.1 乙醇。 1.2 蔗糖 食用级。 2.操作步骤 2.1 取果胶1g加水40mL,不断搅拌,即呈粘稠状液体。 2.2 取果胶0.1g加水50mL,再加乙醇20mL,不断搅拌,即出现悬浮絮状沉淀。 2.3 取果胶0.4g加水30mL,加热并不断搅拌,使果胶完全溶解。加蔗糖35.6g,继续加热浓缩至54.7g,倒入含有0.8mL12.5%柠檬酸溶液的烧杯中,冷却后即呈柔软而有弹性的胶冻。 二、果胶的定量 1.原理 将果胶溶解于水,加碱皂化,再在醋酸酸性下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果胶酸钙。然后将此果胶酸钙沉淀溶解于氢氧化钠,以EDTA标准液滴定其中的钙,按钙的含量换算成果胶的含量。 钙与指示剂EDTA(H2y2-)反应如下: 2.操作方法 2.1 试剂和溶液。 2.1.1 0.1mol/LNaOH溶液。 2.1.2 10%氢氧化钠溶液。 2.1.3 2%硝酸银溶液。 2.1.4 11.1%(2mol/L)氯化钙溶液(如有沉淀应过滤)。 2.1.5 1mol/L醋酸溶液:取37%醋酸16mL,加水84mL(冰醋酸6mL加水94mL)。 2.1.6 钙指示剂:取钙指示剂1g与97g硫酸钾研成粉末即可。 2.1.7 0.02mol/LEDTA标准溶液。 2.1.7.1 配制:取8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溶于1000mL水中摇匀。 2.1.7.2 标定:称取于约800℃灼烧至恒重的基准氧化锌1.6g,溶于4mL盐酸及25mL水中,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准确量取25mL,加水至100mL,滴加10%氨至溶液pH8,再加10m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及4滴0.5%铬黑T指示剂(称取0.5g铬黑T和2g盐酸羟胺溶于乙醇,并用乙醇稀释至100mL),用已制备好的EDTA溶液滴至溶液由紫色转变成纯蓝色。同时作空白试验。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c(mol/L)按式(12-5)计算: 2.1.8 分析结果的表述 式中 m——氧化锌之质量,g v——EDTA用量,mL 0.08137——每毫摩ZnO的质量,g/mmol 2.2 仪器。 2.2.1 球形冷凝器。 2.2.2 500mL、250mL容量瓶。 2.2.3 25mL吸管。 2.2.4 10mL滴定管。 2.2.5 400mL烧杯。 2.2.6 称量瓶。 2.3 测定方法。 2.3.1 样品制备。 2.3.1.1 果胶粉:称取干样品0.45~0.50g(精确至小数点4位)于300mL烧杯中,加水约150mL,搅拌后在70~80℃水浴中加热,使完全溶解(经常搅拌)。然后移入250mL容量瓶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振摇均匀。 2.3.1.2 苹果皮:取适量苹果皮洗去表面脏物,在95℃以下烘干,研细通过20目标准筛,取此粉碎样品适量于称量瓶中,在95℃烘至恒重。称取此干样品10.000g于三角瓶中,加水400mL,安上冷却器,在石棉网上加热煮沸1h。然后无损地移入500mL容量瓶中,冷却后,以水稀释至刻度,充分摇匀。在80℃水浴中加热后过滤,用干漏斗铺上脱脂棉(尽量铺厚些)过滤,用此滤液测定果胶。 2.3.1.3 新鲜苹果:取苹果3~4个,用水洗净,并用干净毛巾抹干,除去果柄、种子、果核,在研钵中捣碎或用粉碎机绞碎,充分混合。称取此样品100g(精确至小数后2位),放入500mL三角瓶中,加水300mL,以下操作与苹果皮处理相同(煮沸、稀释、过滤),用滤液测定果胶。 2.3.2 测定 吸取制备的样品溶液25mL于400mL烧杯中,加入0.1mol/L氢氧化钠溶液100mL,放置30min,使果胶皂化,加1mol/L醋酸溶液50mL,5min后加2mol/L氯化钙溶液50mL,搅拌,放置30min,煮沸约5min,立即用定性滤纸过滤,以沸水洗涤沉淀,直至滤液对硝酸银不起反应为止。然后滤纸上沉淀用沸水冲洗于300mL三角瓶中,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5mL,此时全量约为1000mL,盖上表面玻璃,用小火加热使果胶酸钙完全溶解,冷却,加入0.1g钙指示剂,以0.02mol/L EDTA标准液滴定,溶液由紫红色变为蓝色为终点。 3.分析结果的表述 式中 V——EDTA用量,mL c——EDTA浓度,mol/L 0.04008——每毫摩Ca的克数,g/mmol
m——样品质量,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