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普鲁卡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普鲁卡因 普鲁卡因又称奴佛卡因。 【理化性质】 普鲁卡因为人工合成的脂类化合物,临床用其盐酸盐,为白色结晶,易溶于水。水溶液为无色透明,酸性(酸碱值6)。 (一)曝光、加热或久贮后,可变为淡黄色;高压消毒后变深黄色,效果降低。 (二)遇碱性物质,产生白色沉淀而失效。 (三)水溶液可煮沸消毒。 【作用特点】 (一)普鲁卡因注入组织后1~3分钟出现麻醉作用,效果确实可靠,毒性很低,作用维持时间一般为45~60分钟。其作用的消失往往较突然,病人可在短时间内由无痛到剧痛。 (二)普鲁卡因穿透粘膜的能力很弱,一般临床所应用的浓度,不能产生表面麻醉作用。 (三)普鲁卡因有明显的扩张血管作用,注入组织后,能被迅速吸收入血液循环,而由血液内的普鲁卡因脂酶迅速分解破坏,分解产物随尿排出。 (四)普鲁卡因的浓度越大,被吸收的速度越快,则毒性大增。所以临床应用时,应以采用最低的有效浓度为原则。 (五)普鲁卡因的浓度过大,还能引起局部神经损伤而发生神经炎、神经坏死等并发症,术后表现感觉迟钝和肢体无力,甚至瘫痪。如神经阻滞麻醉超过5%,脊髓麻醉超过10%,即会引起上述并发症。 【适应症】 适用于局部浸润、局部静脉内、神经阻滞、椎管内等各种局部麻醉。 【禁忌症】 (一)普鲁卡因过敏(极少)。 (二)长期服用磺胺药的病人(因普鲁卡因的水解产物可拮抗磺胺药的制菌效果)。 (三)肝功能严重损坏的病人(不能大量使用)。 【用法和用量】 (一)成人普鲁卡因的用法和用量详见表2~1。 表2~1 普鲁卡因的用法和用量(成人) (二)小儿局部浸润麻醉时,普鲁卡因的浓度和用量详见表2~2。神经阻滞麻醉的用量详见第七章;脊髓麻醉和硬膜外麻醉时的用量详见第八章。 表2~2 小儿普鲁卡因的用量表 (三)为延长普鲁卡因的作用时间和减少吸收中毒的并发症,可在普鲁卡因内加入血管收缩剂,以延缓组织对麻药的吸收速度。一般按每100毫升麻药内加入1∶1,000副肾素0.1毫升的比例应用,总量不超过0.5毫升。对老年、动脉硬化、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心脏病人则禁用。 (四)普鲁卡因的一次用量要有一定限制,否则容易中毒。作脊髓麻醉时,过大的一次量,还会引起死亡事故。成人浸润麻醉的普鲁卡因用量,每次不可超过1克(脊髓麻醉不超过180毫克)。如果麻醉效果不好、需要追加时,应和第一次用药至少相隔半小时以上,追加的量可和第一次的用量相等。普鲁卡因的累积总量则不受限制,达4~5克也可,但以病人能耐受而不出现毒性反应为前提。 【注意事项】 (一)极个别病人可能发生普鲁卡因过敏反应,故宜于麻醉前一天做普鲁卡因过敏试验。 (二)普鲁卡因中毒反应详第九章第二节。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