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明妃曲二首(1)(其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明妃曲二首(1)(其一)


【原文】:

明妃初出汉宫时,

泪湿春风鬓脚垂(2)

低徊顾影无颜色,

尚得君王不自持(3)

归来却怪丹青手,

入眼平生未曾有(4)

意态由来画不成,

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

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

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

好在毡城莫相忆(5)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

人生失意无南北(6)

【原文作者】:王安石

【译】:

昭君出塞,

在即将离别汉宫之时

泪水呀!

将美丽的鬓角打湿。

顾影徘徊,

美丽的容颜

已不比往日,

却仍惹得元帝

难以自持。

皇上回过头来,

责怪宫廷画手:

“如此美妙的人儿,

平生未有!”

唉!其实——

人的神态从来难以描摹,

当时白白杀了毛延寿。

此一去呀!遥遥万里,

此一去呀!再也难以南归。

可怜那美丽的王昭君呀!

穿旧了一件又一件的汉衣。

眼望南回的大雁呀!

拜托你打听塞南的事儿,

一次次,却空有

雁儿北回。

万里之外的亲人呀!

为她传来话语:

昭君呀!好自为之,

身在毡城,再莫把

往事恋忆。

你难道不见——

曾几许

金屋藏娇的美女

却在长门锁闭。

人生失意,

又怎分北国

南地!

【评】:

十六年前,我参加廖仲安先生的研究生考试,考题之一即是以此诗与杜甫的《咏怀古迹》之“群山万壑赴荆门”为对比,进行分析。可知此诗可作为宋诗的代表作之一,体现了与唐人同样题材的不同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杜诗“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意象凄美绝伦,后人已难以为继,故荆公翻空出奇,一是从总体上作翻案文章:“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一是由意象式而为议论式,并深含理趣于其中。用议论式则使曲笔转折,纵横跳跃,致使后人猜味不已,深含哲理,就增加了画面的内蕴。而“意态由来画不成”又是一个着名的画理命题,揭示了人的内心世界,人的意气神态比外形更难摹写的美学观念。从此,神似更加胜于形似了。

起首处,诗人以形象出之,并将情境选定在“明妃初出汉宫时”这一特定时刻。“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两句十四字,却内蕴丰富。“无颜色”时仍使“君王不自持”则其国色天香可知。“一去心知更不归”以下四句,“着尽汉宫衣”与“年年鸿雁飞”皆使昭君形象如在目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