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概念】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外科危重病症之一。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胆道疾病、酗酒和暴饮暴食有关。其发病主要由胰液逆流和胰酶损害胰腺所致。本病发病急骤,很快出现腹膜炎和中毒性休克,如不及时治疗,可发展至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诊断要点】 1.临床特点①腹痛:其特点是起始于上腹部,继而出现左肩、腰背和全腹痛,患者极度痛苦,至胰腺坏死时腹痛反而不明显。疼痛常在进餐、吃油腻饮食或饮酒之后发生。②恶心、频繁呕吐、腹胀,由腹膜炎及胃肠麻痹所致。③腹膜炎体征:上腹部及全腹均有压痛、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腰背部呈横形条索状压痛。④休克征象:早期或后期均可发生。⑤出血征象:皮肤出现血斑,腰部蓝棕色斑(Circay-Turnty征)或脐周蓝色斑(Cullen征)。 2.辅助检查 (1)B超检查:可显示胰腺增大,胰管扩张。 (2)X线检查;腹部平片示上腹部麻痹性肠梗阻。 (3)腹腔穿刺可抽出血性混浊液体,胰淀粉酶测定升高。 3.实验室检查①白细胞计数12×109 /L以上,中性粒细胞80%以上;②血尿淀粉酶可升高,腹腔穿刺淀粉酶很高;③血钾、血钙、血磷降低,血糖升高;④红细胞压积下降。 【治疗原则】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应在积极支持治疗下早期手术治疗,以抢救患者生命。 (1)清除胰腺及周围的坏死组织,有的可施部分胰腺切除。 (2)充分引流,放置多条引流管,或开放引流。 (3)术中应注意胆道疾患,应做胆道探查,取出结石、蛔虫等,放置“T”管引流,需要时行减压性胃造瘘和营养性空肠造瘘。 【补液及治疗】 (1)0.9% NS500ml,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3g,10%氯化钾1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 (2)甲硝唑25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 (3)10% GS500ml,甲氰咪胍0.4g,静脉滴注,每日2次。 (4)10% GS500ml,维生素C2g,维生素B60.1g,10%氯化钾10ml,静脉滴注,每日2次。 (5)10% GS500ml,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霉素)0.4g,静脉滴注,每日1次。 【注意事项】 (1)本病因禁食时间较长,全量补液时间为7~10d。 (2)必要时可用抑肽酶5~7单位,抑制腺分泌。 (3)如低血钙,可每日补充10%葡萄糖酸钙10~30ml。 (4)血糖高的,可酌情加用胰岛素。 (5)术后3周从空肠造瘘管给要素饮食,以维持营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