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庆全庵桃花(1)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庆全庵桃花(1) 【原文】: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2)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3) 【原文作者及介绍】: 谢枋得 谢枋得(1226-1289),字君直,号叠山,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宝祐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除抚州司户参军,即弃去。曾为福建考官,出题以贾似道政事为问,遂罢斥,谪居兴国军。德祐元年起兵为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率兵抗元。城陷后,流亡建阳,以卖卜教书度日。后元朝迫其出仕,福建行省参政魏天佑强制送往大都(今北京),乃绝食而死。门人私谥文节。原有集,已佚,后人辑有《叠山集》 【译文】: 寻到桃花源,好避开秦时乱世;桃花红烂漫,又见一年阳春。花落不让它随水流去,怕有渔郎寻踪再来问津。 【集评】: 明·谢榛:“储嗣宗曰:‘春风莫逐桃花去,恐引渔人入洞来。’谢枋得曰:‘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范(仲淹)谢(枋得)瞿(宗吉)皆出祖袭。” (《四溟诗话》卷二) 今·程一中:“(这首诗)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力图把他转徙山间的眼前现实转化为陶渊明笔下那个理想世界,以抒写自己比桃源中人更为决绝的谢世之志。” (《宋诗鉴赏辞典》第1353页) 今·倪其心、许逸民:“谢榛所见,不无是处。两诗后二句用典相同,字面近似。但论全首,则两诗主旨和典故用意迥然不同。储诗歌咏逍遥隐居,飘然欲仙,只怕泄漏仙机,招来凡夫俗子。此诗则明显将元比秦,避乱抗暴;自居世外,坚守节操。所以后二句的近似,或是偶然巧合,或是脱胎换骨,不可全谓‘袭’。倘使细绎诗意,则此诗其实并不写自己胸怀,而是对庆全庵尼姑的劝勉。” (《宋人绝句选》第418页) 【总案】: 桃花源在陶渊明笔下只是理想社会的描绘,而在谢枋得的笔下却是他的现实生活。但在当时的形势下,哪里去寻找这个所在呢?作者为南宋重臣,曾率兵抗元,宋亡后隐居避仕,几征不起,决意谢世。后被福建行省参政魏天祐强押入都,绝食不从而死。他最终未能“寻得桃源”,但另一方面说明他没有逃避现实。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