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山豆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山豆根 【药物出处】:《开宝本草》 【概述】本品又名广豆根、南豆根、小黄连。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gnep.的根及根茎。产于广西、贵州。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药性】味苦,性寒。归心、肺、大肠经。 【功效】解毒利咽,清热利湿,杀虫抗癌。 【应用】 1.用于咽喉肿痛,龈肿齿痛,肺热咳嗽。治咽喉肿痛,多配牛蒡子、桔梗、板蓝根、金银花等;若治喉风急症,牙关紧闭,可与白药子等同用;治牙齿疼痛,用山豆根1片含于痛处,或配石膏、白头翁同煎服;治肺热咳喘,配瓜蒌、贝母同煎服。 2.用于赤白痢疾,黄疸,前者可配用黄连,后者可单味研末调服或配茵陈煎服。 3.用于热肿秃疮,痔疮癣疥,虫毒咬伤,多将山豆根研末调涂患处。 近年山豆根试用于治疗鼻咽癌、肺癌、宫颈癌等恶性肿瘤,常配鱼腥草、白花蛇舌草同用,有一定的疗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磨汁;或入丸、散。外用:适量,含漱;或捣敷。 【使用注意】虚火喉痛、虚寒咳嗽、外科阴症、脾胃虚弱者均禁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本品含生物碱、黄酮类、三萜类等化合物。生物碱类有苦参碱、氧化苦参碱、臭豆碱、金雀花碱、槐根碱、槐胺碱;黄酮类化合物有左旋山槐素、染料木素、左旋紫檀素、山豆根酮、山豆根查耳酮等;三萜类化合物有槐花二醇、大豆皂醇、广东相思子三醇、相思子皂醇、山豆根皂苷元。还含β-谷甾醇、多糖等。 2.药理作用 山豆根生物碱具有抗肿瘤作用;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扭体法证实,有镇痛作用;所含山豆根查耳酮具有较强的抗胃溃疡及抑制胃液分泌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慢性活动性肝炎:用山豆根提取有效成分制成“肝炎灵注射液”,每次2ml(含生物碱50mg)肌内注射,每日2次,3个月为 1疗程。共治疗 110例。结果:有效 95例,占86.36% ,其HBsAg阳性组有效率83.7% ,HBsAg阴性组有效率为93.33% 。[广西医学院学报,1982,(2):36]② 急性扁桃体炎:取山豆根20g,煎成300ml,每日含漱3次,每次100ml。共治疗30例,结果咽喉肿痛4天消失,扁桃体肿大5天恢复正常,体温4天恢复正常,白细胞5天恢复正常。[湖南中医药导报,2002,8(10):606]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