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山中闻杜鹃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山中闻杜鹃 【原文】: 山中二月闻杜鹃,百草争芳已消歇。(1) 绿阴初不待薰风,啼鸟区区自流血。(2) 北窗移灯欲三更,南山高林时一声。 言“归”汝亦无归处,何用多言伤我情!(3) 【原文作者及介绍】: 洪炎 洪炎,字玉父,南昌(今属江西)人。黄庭坚之外甥。与兄朋(龟父)、刍(驹父)、弟鸿(羽父)俱以诗文名,时称“四洪”。元祐末登第。南渡后官秘书少监。徽宗朝官中书舍人。诗属江西派。有《西渡集》。 【译文】: 山中二月就能听到杜鹃啼叫,这个时节百花已芳歇香消。不等暖风吹拂早就绿树成阴,杜鹃嘴边流血还在苦苦地鸣叫。移灯北窗前,时间已将近三更,南山深林间还不时传来一两声鸟鸣。你不停地叫“归——”,却又无处可归,那为何还要一声声啼叫使我伤心! 【集评】: 今·钱钟书:“唐无名氏诗:‘早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洪炎的写法又进了一层。” (《宋诗选注》第125页) 今·蔡厚示:“妙在融思考于形象之中,能紧扣鹃声着笔,而抒写出‘羁愁凄苦之况’。这正是宋诗擅长夹叙夹议而不同于唐诗力求‘意境莹澈’的表现。” (《宋诗鉴赏辞典》第753页) 【总案】: 此诗作于建炎四年(1129)二月,乃洪炎逃避战乱居金溪时。宋代有不少诗词都借杜鹃的叫声来表现国破家亡后无家可归的痛苦感受,洪炎的这首诗是其中写得特别悲伤的一首。诗中不但感叹自己无家可归,而且借古代传说中的蜀王杜宇失去帝位变成杜鹃而哀鸣的故事,对靖康事变中徽、钦二宗被金兵俘虏北去表示了极大的哀痛。正由于诗中融入了如此丰富的时代内容,所以显得沉郁深厚,感人至深。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