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小肠肿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小肠肿瘤 【释义】: 小肠总长约4m,占全消化道长度的70%~75%,但却是人体内较少发生肿瘤的器管之一。小肠肿瘤(small intestine tumour)的发生率仅占消化道肿瘤的1%~5%。 小肠肿瘤的发病率虽低,但病理类型上有多样性特点,其中恶性肿瘤约占3/4,良性肿瘤占1/4。小肠肿瘤一般好发于中年人,男性略高于女性(1.64∶1)。因其临床表现各异,病理类型多,临床检查方法受客观条件限制,因而误诊、漏诊较高。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小肠肿瘤早期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较困难。临床表现取决于病理类型、生长方式及速度。临床症状主要有: 1)腹痛 腹部隐痛或不适常是初发症状,隐匿无规律,呈慢性过程。初起为隐痛或钝痛,多不严重,随着发病时间的延长逐渐加重,出现阵发性痉挛性绞痛。腹痛发作时可出现恶心、呕吐。小肠肿瘤的腹痛具有慢性、间歇性和进行性加重的特点。腹痛部位与肿瘤位置有关,多数位于中腹部、脐周及下腹部。 2)消化道出血 出血原因主要是由于肿瘤表面糜烂、溃疡、坏死所致。大量出血时以柏油便、血便为主,少量时仅大便潜血试验阳性;十二指肠近端空肠肿瘤可出现呕血。 3)肠梗阻 系慢性过程,且多为不完全性肠梗阻,呕吐、腹胀症状不十分明显。向腔外生长的肿瘤,发生梗阻的机会较少;向腔内生长的肿瘤,可引起渐进性梗阻,若瘤体套入肠管可造成肠套叠。 4)肠穿孔及腹膜炎 肿瘤侵犯肠壁发生溃疡、坏死、感染而致穿孔,引起腹膜炎,死亡率极高。急性穿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慢性穿孔可发生肠襻间粘连、炎性包块、脓肿及肠瘘。 5)腹泻等其他症状 如发热、腹泻、黄疸等均为非特异性症状,且与肿瘤的性质、部位、生长速度等有关。 (2)体征 小肠肿瘤腹部肿块大小不一,小则数厘米,大则十余厘米,回肠、空肠下段腔外生长的肿瘤或伴发肠套叠者易触及。良性肿瘤腹块表面光滑,活动度大。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有的表面有结节感,中等硬度,活动度小,多数有压痛,恶性小肠肿瘤一旦出现腹部肿块,往往预示着病变已晚期。 (3)病理诊断 小肠肿瘤根据其组织发生起源及良、恶性可见表2-5。 表25 小肠肿瘤组织起源及良、恶性 2.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腹部平片显示无液平、肠管扩张等梗阻征象,小肠钡灌对小肠肿瘤诊断有一定价值。 (2)内镜检查 十二指肠、空肠上中段肿瘤可用小肠镜检查;回肠末端肿瘤行结肠镜检查,疑为向腔外生长的肿瘤可通过腹腔镜明确诊断。 (3)选择性腹部动脉血管造影 对肿瘤大小、部位判断有重要意义,尤其对血管瘤和伴出血者诊断价值更大。 (4)B超和CT 对小肠肿瘤诊断有一定帮助。 (5)放射性核素99mTc-胶硫或红细胞标记扫描 在活动性出血时,有助于发现出血部位,为进一步检查手段选择有指导作用。 (6)经临床和辅检仍不能确诊而又高度疑为小肠肿瘤者,可行手术探查,术中可经口、肛门或肠切口行内镜检查,帮助发现病灶。 3.鉴别诊断 本病主要应与炎性包块(如结核)、肠粘连、肠套叠等鉴别。 【治疗】: 1.手术治疗 (1)对局灶性小肠肿瘤(无论良、恶性)手术切除是根本性治疗手段。 (2)手术切除范围和手术方式应视肿瘤性质、部位及邻近组织关系而定。 2.非手术治疗 小肠恶性肿瘤对放疗及化疗均不敏感,且术后放化疗效果尚不能肯定。 (1)放疗 术后放疗的总剂量一般为40Gy左右。 (2)化疗 化疗药物选择因肿瘤性质而异:小肠腺癌可选用5-氟尿嘧啶、丝裂霉素、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等;平滑肌肉瘤可使用放线菌素D(更生霉素)、环磷酰胺以及三嗪咪唑胺素。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