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寻常疣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寻常疣 【病因】 俗称刺瘊或瘊子,系由新生物型病毒所引起。 【临床表现】 好发于手背、手指,也可见于颊部、足部、头面、四肢等处。多为散在,初起为粟粒大至豆大的扁平或半球形角质隆起,以后渐大。颜色灰白或灰褐或正常皮色,表面粗糙呈刺状,质硬,数目不定,可为一个、数个或更多。一般无自觉症状,偶有压痛。抓破后可引起继发感染。 【诊断】 根据好发部位,散发或多发的角质突起,结合损害特点,不难诊断。需与传染性软疣相鉴别,后者为绿豆大小的半球形隆起,表面光亮,上有脐窝样凹陷等,可助鉴别。 【治疗】 有的经过一定时期,可以自行脱落痊愈,如多发者,可试用板蓝根或大青叶注射液肌注,每次2毫升,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局部可选用以下疗法: 一、20%水杨酸火棉胶外涂,隔日1次,下次用药前应除去上次腐蚀的部分,一般3~5次可愈。 二、水晶膏(氢氧化钠30克、糯米10克、水加至100毫升)涂敷。可先预置有孔胶布,孔内刚好露出疣体,涂药少许,再另选一块胶布封固,每2~3天换药1次。如腐蚀较深或有感染,可撒适量金霉素粉,同样换药。 三、用鲜芝麻花涂搽,每日多次,效果较好。 四、艾炙或针刺至基底,数日后疣体可以脱落。 五、用鸭胆子仁擦局部,将局部擦破,每日1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