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垂盆草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垂盆草


【药物出处】:《安徽中草药》

【概述】本品又名半支莲、佛指甲、狗牙半支、豆瓣子菜。为景天科植物垂盆草 Sedum sarmentosum Bunge的全草。我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主产于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夏、秋二季采收,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药性】味甘、淡,性凉。归肝、胆、小肠经。

【功效】清热利湿,解毒消肿。

【应用】

1.用于湿热黄疸,淋浊尿涩,泄泻痢疾。治湿热黄疸,常配茵陈蒿、板蓝根等同用。现临床常用之治疗急慢性肝炎。治湿热淋证,尿浊涩痛,可配瞿麦、车前子、木通等同用。治湿热泻痢,宜配马齿苋、地锦草等同用。

2.用于肺痈,肠痈,疔疮肿毒,蛇虫咬伤。治肺痈,可与鱼腥草、薏苡仁、冬瓜仁等同用;治肠痈,配红藤、败酱草、蒲公英等;治疔疮肿毒,内服可配伍野菊花、紫花地丁、蒲公英等同煎服,外用可鲜品捣敷患处;治毒蛇咬伤,可单味绞汁饮服,或配伍半枝莲、野菊花等同煎服,并用鲜草捣敷于伤口周围。

此外,用本品鲜草绞汁外涂还可治水火烫伤;取鲜汁频频含嗽,可治咽喉肿痛及口腔溃疡。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鲜品30~60g;亦可绞汁服。外用:适量,捣敷或绞汁涂。

【使用注意】脾胃虚寒者慎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全草含消旋甲基异石榴皮碱、二氢异石榴皮碱、3-甲酰 1,4-二羟基二氢吡喃、N-甲基-2β-羟丙基哌啶、垂盆草苷、β-谷甾醇、甘露醇和氨基酸及葡萄糖、果糖和景天庚糖。

2.药理作用 垂盆草对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可使肝细胞内糖原的葡萄糖 6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含量增加,肝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和ATP酶活性增强,垂盆草的保肝作用可能与此有关;垂盆草苷对机体免疫有抑制作用,其作用类似于类固醇甾体激素,能使外周T细胞转移至骨髓。

3.临床报道 静脉炎及肌注局部红肿热痛:将鲜垂盆草洗净捣烂,加70% ~75% 乙醇3~4ml调拌,敷于患处,外用塑料薄膜覆盖,绷带绑扎固定,干后更换。共治20余例,用药1~3次后均使红肿疼痛消失。[钦州医学,1980,(1):5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