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土茯苓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土茯苓


【药物出处】:《本草纲目》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土茯苓的块茎;又名光叶菝葜;主要含有多种甾体皂甙、生物碱、挥发油、糖类、鞣质、树脂甾醇、淀粉等成分;甘、淡、平、入肝、胃经;属寒凉类药。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强筋。适用于湿热疮毒、湿疹、风湿痹痛、杨梅恶疮、牛皮癣,以及淋证、带下等病证。

〔本草撷英〕 时珍:健脾胃,强筋骨,去风湿,利关节,止泄泻,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汞粉银朱毒。

备要:通,祛湿热,补脾胃。甘淡而平。阳明主药,健脾胃,祛风湿,脾胃健则营卫从,风湿除则筋骨利。利小便,止泻泄。治筋骨拘挛,杨梅疮毒,瘰疬疮肿。

〔名医心得〕 陈泽霖: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 对于胃粘膜活检病理发现有“肠上皮化生”者,在方中常加入土茯苓、蛇舌草各30克,3个月后复查胃镜时常可使1/3~1/2病例肠上皮化生消失。[1]

〔药理与应用〕 本品能增加尿酸盐排泄,具抗痛风作用;消除蛋白尿、恢复肾功能的作用,以及利尿、杀灭各类螺旋体等作用。临床常用于痛风、肾炎、梅毒和钩端螺旋体病等。

〔剂量用法〕 9~30克,煎服;外用适量。

〔按语〕 本品甘淡性平,专入肝胃,功擅清解湿毒,能使湿热毒邪由小便而解,并能健脾胃,助运化,绝湿源,故为肝胃湿热之要药。临床常用于湿毒疮疡、湿疹、银屑病的治疗。近年来不少医家用于乙肝的治疗,收效颇着。惟淡渗之性易伤阴液,故若肝肾阴虚者不宜应用。

【参考文献】:

[1]史宇广等.当代名医临证精华.胃脘痛专辑.中医古籍出版社,1992;9:2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3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