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口腔颌面硬组织损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口腔颌面硬组织损伤 一、牙脱位 (一)原因 牙齿遭受较大的外力打击,牙根部在牙槽窝内发生移位,由于外力打击方向的不同,牙脱位常有下列两种。 (1)如打击的方向来自牙冠前面,则牙齿向后移位,牙弓线在牙脱位处向后弯曲。 (2)如打击的方向与牙冠垂直,则牙齿像钉子一样被打入牙槽窝的硬骨板中,位于上颌窦内。有时牙齿遭受强力打击,脱位的牙齿可以脱出牙槽窝内而嵌入牙龈,甚至刺入唇部软组织中,完全脱位的牙齿,可脱落游离在口腔中或被吸入呼吸道中而发生窒息。 (二)临床表现 牙脱位由于损伤的性质不同而异。轻症牙脱位出现局部疼痛、牙龈撕裂、出血等,完全脱位的牙齿落于口腔内,也可嵌于口腔软组织或牙槽骨内。 (三)急救 牙脱位治疗以尽力保存牙为原则,不论移位、半脱位,或是嵌入深部,都应使牙恢复正常位置。 (1)部分脱位或半脱位牙齿,可用手法复位,以后用铝丝或不锈钢丝夹板做齿间的拴丝结扎固定2~3周。 (2)完全脱出牙槽窝的牙齿,伤后时间短,可用抗生素浸泡脱出的伤牙,重新植入原处,做夹板固定4周。如有条件应于再植前进行根管治疗。 (3)牙脱位伴有颌骨牙槽突损伤时,将受伤牙齿及牙槽突同时进行复位,再用银丝固定。 二、牙槽突骨折 (一)原因 牙槽突骨折多由直接或间接外伤所致,尤以上门牙外伤最常见。多伴有唇部软组织及牙齿的损伤,如正面打击的外力甚强,尚可发生腭骨正中骨折片向侧移位,腭部的黏膜撕裂出血。上颌骨牙槽突骨折外力从侧方打击所致,上颌突内黏膜受损。 (二)临床表现 上颌牙槽突发生骨折后,牙龈有破裂、肿胀、出血,骨折片有活动或移位,发生 (三)急救 (1)将移位的牙槽骨恢复正常位置。 (2)缝合牙龈。 (3)弓板或夹板单颌固定3~4周。 (4)不能立即复位者,可采取牵引复位固定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