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本病是指侵犯真皮毛细血管及细小血管的坏死性血管炎,为免疫复合物介导的变态反应。变应原常为细菌、病毒、药物、异种蛋白、化学物品等。临床上主要侵犯皮肤,表现为多形性皮疹,部分病例可伴有内脏损害,特别是肾和肺。 〔诊断要点〕 一、皮损呈多形性,包括红斑、丘疹、风团、紫癜、血疱、结节、溃疡等。其特征性表现是紫癜性丘疹或斑丘疹。 二、好发于双下肢,特别是小腿和足背,有时波及大腿、臀、躯干和上肢。对称分布。 三、常有不规则发热、乏力、关节和肌肉痛等症状。 四、损害成批出现,可反复发作,病程数月至数年。 五、可有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沉增快。 六、组织病理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 〔鉴别诊断〕 过敏性紫癜 无多形性皮疹和结节性损害,组织学是真皮浅层为主的病变。 〔治疗〕 一、尽可能去除病因,如感染和可疑的致敏药物等;急性期需卧床休息。 二、抗组胺制剂和维生素C、E口服。 三、氨苯砜 50毫克,每日2次~3次口服。 四、氯苯吩嗪 150毫克~200毫克,每日3次~4次口服。 五、非激素类抗炎药 如消炎痛、阿斯匹林等,配合抗组胺药物对轻症病例有较好疗效。 六、抗生素 有感染灶者可选用红霉素和氨苄青霉素等。 七、皮质类固醇激素 用于皮损严重或有脏器受累的病例,如强的松每日30毫克~45毫克,病情有效控制后渐减至5毫克~10毫克维持量。 八、复方丹参注射液 20毫升加入低分子右旋糖酐或5%葡萄糖500毫升中静滴,每日1次,连用20天~30天。 九、雷公藤多甙 20毫克,每日3次口服。 十、中医药治疗 辨证论治同过敏性紫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