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南美蓝对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南美蓝对虾 (图1-58) 原产于拉丁美洲的太平洋沿岸,是西半球第二大养殖虾,占西半球对虾养殖的1/3。南美蓝对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游泳亚目、对虾科、对虾属、滨对虾亚属。为广盐性、热带虾种。南美蓝对虾主要分布于墨西哥太平洋沿岸,原产地可全年养殖,属于开放式纳精囊类对虾,其生长速度快。蓝对虾的成虾略呈蓝色,虾肉鲜美,生长快,抗病害能力强,出肉率高。南美蓝对虾在美洲的养殖一直以粗养和与南美白对虾混养为主。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育苗技术的完善及SPF种虾的获得,人工养殖逐渐得到推广。 图1-58 南美蓝对虾 南美蓝对虾虽然在对养殖环境的适应能力上远不如南美白对虾,但是对一系列病毒性虾病有较强的抵抗能力,适宜在我国试验后推广养殖。1996年以后,西半球大面积暴发“桃拉”综合症,而南美蓝对虾对该病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因而引起广泛重视,墨西哥1996年产量不到800吨,1999年达到2.8万吨。 1.南美蓝对虾和南美白对虾的形态区分 蓝对虾和白对虾形态极为相似,但仔细观察,可以清楚地相互区分,两种对虾的主要区别特征如下: (1)额角齿式 蓝对虾额角背齿7~8,腹齿3~6枚;白对虾额角背齿8~9,腹齿2枚。 (2)额角形态 蓝对虾的额角比较细长,向上弯曲明显,幼虾额角显着超过第二触角,额角侧脊达胃上刺后;白对虾的额角较短直,稍向下弯,幼虾额头一般不超过第二触角,额角侧脊达胃上刺。 (3)触角外鞭 蓝对虾幼虾的第一触角的外鞭较长,显着长于内鞭;白对虾幼虾的第一触角外鞭较短,不显着长于内鞭。 (4)体色 蓝对虾含蓝色色素体较多,亲虾体色常呈蓝色,幼虾经甲醛溶液固定后,第二触角呈蓝色;白对虾含蓝色色素体较少,亲虾体色常呈青灰色,幼虾经甲醛溶液固定后,第二触角呈红色。 2.生活习性 南美蓝对虾常栖息在泥沙质底层,昼伏夜出,喜静怕惊。适宜水温18~30℃,其耐高温能力低于白对虾,而耐低温能力优于白对虾,因此蓝对虾特别适合南方秋冬季养殖,供应春节市场。盐度0.5~50,其耐低盐能力低于白对虾。pH7.6~8.3,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人工饲养时,盐度可逐渐淡化至0.5左右,pH可控制在7.6~8.9之间。南美蓝对虾食性广而杂,对饵料蛋白的要求为30%~35%。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