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十双酸法测定土壤中交换性钾、钙、镁、钠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十双酸法测定土壤中交换性钾、钙、镁、钠 方法原理:本法只适于测定土壤交换量小于10毫克当量/100克土和有机质小于5%的酸性土壤(pH<6.5)。测出值为土壤交换性钾、钙、镁、钠的含量。 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往复振荡机等。 试剂: ①0.05N HCl-0.025NH2SO4浸提液:在1升容量瓶中,先加水约800毫升,再加浓HCl4毫升,浓H2SO47毫升,摇匀冷却后再定容至1升。 ②钾标准溶液(1000毫克/千克钾):称取在105℃烘过的KCl1.9080克溶于提取剂中,洗入1升容量瓶中,用提取剂稀释定容至1升。 ③钙标准溶液(1000毫克/千克钙):称取110℃烘过的碳酸钙(二级)2.4980克,置于1升容量瓶中,先加50毫升水,再逐滴加入浓盐酸至碳酸钙完全溶解(约20毫升),用提取剂稀释至1升。 ④镁标准溶液(1000毫克/千克镁):称1.0000克纯镁带,放入1升容量瓶中,逐滴加入浓HCl使之溶解,用提取剂稀释至1升。 ⑤钠标准溶液(100毫克/千克钠):称干燥过的氯化钠2.5420克,放入1升容量瓶中,加提取剂使之溶解,并用提取剂稀释定容至1升。 测定方法: ①称取通过1毫米筛孔的风干土样10.0克放入100毫升塑料瓶中,加50毫升提取剂,振荡5分钟(往复式振荡机,180次/分钟),干过滤。 ②滤液直接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或火焰光度计上测定K+、Ca2+、Mg2+、Na+含量。若待测液中某种元素含量过高,可用提取液稀释1倍后再测定。 ③标准曲线的绘制:将钾、钙、镁、钠标液分别稀释成为系列标液。配制时可将钾、钠配在一个容量瓶中,钙、镁配在一个容量瓶中(表3-25)。各种系列标液可直接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或火焰光度计测定。 表3-25 配制钾钠钙镁系列标准溶液的方法表* *均加提取剂至100毫升。 结果计算: 土壤中钾(毫克/千克)=溶液中钾(毫克/千克)×5 土壤中钙(毫克/千克)=溶液中钙(毫克/千克)×5 土壤中镁(毫克/千克)=溶液中镁(毫克/千克)×5 土壤中钠(毫克/千克)=溶液中钠(毫克/千克)×5 注意事项: ①本法土壤浸出液中交换性钾的浓度约在5~40毫克/千克,交换性钙浓度约在12~120毫克/千克,镁4~36毫克/千克。 ②在测定钙、镁时,仍应加锶(或镧)作为释放剂,以除去铝、磷、硅的干扰。测钾时,可用锂作内标,滤液需稀释1倍,标液以同法处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