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1.简介 凝胶渗透色谱也称空间排斥色谱。与其它液相色谱法不同,它是基于试样分子尺寸和形状来实现分离的。凝胶渗透色谱柱的填充剂是凝胶,它是一种表面惰性、含有许多不同尺寸孔穴或立体网状的物质。凝胶孔穴的大小与被分离试样分子的大小相当。太大的分子由于不能进入孔穴而被排斥,所以随流动相的移动而最先流出色谱柱。小分子则完全相反,它渗入大大小小的孔穴中完全不受排斥,所以最后流出。中等大小的分子仅能渗入较大孔隙中,但受到较小孔隙的排斥,所以介于上两者之间流出。图12.11-5是空间排斥色谱的示意图。 图12.11-5 空间排斥色谱法的示意图 2.特点及应用 概括起来,凝胶渗透色谱有以下特点: (1)保留时间是分子尺寸的函数,因此有可能提供分子结构的某些信息; (2)保留时间短,色谱峰窄,容易检测,可用灵敏度低的检测器; (3)固定相与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弱,趋于零,即柱子不能很强地保留分子,所以柱寿命很长; (4)不能分辨分子大小相近的化合物,一般说来分子差别在10%以上时才能分离。因此此法不能分离复杂化合物,通常是用来获得分散性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情况。 凝胶色谱柱填料一般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类。有机柱填料,如交链聚苯乙烯等,柱效高但机械强度、热稳定性、化学惰性较差,易老化,使用要求高。无机柱填料,如多孔硅胶和多孔玻璃等,柱效较差但性能稳定,可长期使用。表12.11-10列出了常用的凝胶色谱填充剂的技术规格。凝胶色谱的流动相应能完全溶解试样,与检测器匹配,希望其粘度低,沸点比柱温高20~50℃,对凝胶没影响。 表12.11-10 常用的凝胶色谱填充剂 近年来随着填充剂的发展,凝胶色谱已能分离含水和非水体系中的有机或无机小分子化合物,但它的主要用途仍是分离相对分子量较高(>2000)的化合物,通过测量相对分子量来鉴定高聚物。在未知物剖析中,它作为一种予分离手段,配合其它分离方法,能有效地解决复杂的分离问题。由于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及其分布与其性能密切相关,因此凝胶色谱的分析结果可用于研究聚合机理,选择聚合工艺条件,考察聚合物在加工和使用中相对分子量的变化等。 3.凝胶色谱仪的检定 为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对于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凝胶色谱仪要进行计量检定。检定应按JJG843-93凝胶色谱仪计量检定规程进行,检定的技术要求包括: (1)仪器外观 (2)输液泵。泵流量稳定性优于1%; (3)色谱柱。三根高效填充柱的理论塔板数N应大于1×104; (4)柱箱控温精度。有控温的柱箱,温度波动不超过±1℃,柱箱无控温时室温波动不超过±2℃; (5)检测器。 示差检测器的噪声<5×10-7RIU,基线漂移<5×10-6RIU·h-1;紫外检测器噪声<4×10-5ODU,基线漂移<4×10-4ODUh-1; (6)仪器测量精度:优于±5%; (7)仪器测量准确度:优于±20%。 关于仪器的检定方法及所需设备等,参看凝胶色谱仪检定规程。 【参考文献】: [1]王江主编,现代计量测试技术,中国计量出版社,1990。 [2]鲁绍曾主编,现代计量学概论,中国计量出版社,1987。 [3]全浩主编,标准物质及应用技术,中国标准出版社,1990。 [4]潘秀荣编,分析化学准确度的保证和评价,中国计量出版社,1985。 [5]陈复生主编,精密分析仪器及应用,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6]赵藻藩等编,仪器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7]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汇编,化学(一)、(二),中国计量出版社,1989。 [8]罗涤明,计量技术,1993年第6期。 [9]罗涤明,计量技术,1994年第8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