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再登赏心亭(1)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再登赏心亭(1) 【原文】: 六朝遗迹此空存,城压沧波到海门。(2) 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 于今《玉树》悲歌起,当日黄旗王气昏。(3) 人事不同风物在,怅然犹得对芳樽。(4) 【原文作者及介绍】: 王珪 王珪(1019-1085),字禹玉,成都华阳(今属四川)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官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后迁学士承旨,拜参知政事,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封岐国公。卒赠太师,谥文。善文翰,朝廷大典册,多出其手。着有《华阳集》。 【译文】: 登亭远眺,六朝往事如烟,只有遗迹点点留存;古城高耸,镇住那东去入海的大江,江水浩荡,呼啸涌腾。醉眼朦胧,万里江山似迎面飞奔;举杯遣怀,九秋天地又引发我诗兴阵阵。此时此地,仿佛响起了《玉树后庭花》的歌声,令人蓦然想起,当年陈叔宝国破身俘基业崩分。时光飞逝,人事变迁,唯有旧时风物陪伴今人。我只能借酒浇愁,却低徊惆怅,感慨深沉。 【集评】: 清·侯廷铨:“写出赏心二字。” (《宋诗选粹》卷六) 今·刘乃昌:“本篇大笔勾勒赏心亭风物,由眼前景象引出对前代历史教训的凝想,从而抒感遣怀。视野空阔,意境苍凉,感慨深沉,不同于其他的摛藻敷采之作。” (《宋诗鉴赏辞典》第190页) 【总案】: 此为登临怀古之作。前半以写景为主,写登亭之所见;后半以抒情为主,发登临之感叹。前为铺垫、引子,后为全诗重心之所在。历来以陈后主制《玉树后庭花》艳曲、沉湎声色,终致败亡史事讽喻劝戒之作甚多。如李白“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金陵送别范宣》);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泊秦淮》);许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金陵怀古》)等皆是。相比之下,诸人均述及具体史事,讽谕尖锐,而王珪此首却未再追述史事,讽劝亦较为隐曲含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