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兴府移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兴府移民 大兴府移民北京,在金、元、明清时,有大兴县、大兴路、大兴府之称。明朝建立后,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封地为北平。早在1371年,明太祖时,曾迁徙今内蒙古和山西北部一带的“沙漠遗民”三万二千余户在北平屯种(见《明太祖实录》)。燕地与蒙古接壤,朱棣屡次或奉命巡边,筑城屯田,或率诸将出征多有建树,威名大振。1398年朱元璋去世,皇孙朱允炆即皇位。1399年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变”,经过激烈的内战,1402年六月在南京夺得皇帝位。1403年改元永乐,改北平为北京。由于北京是朱棣的兴王之地,同时,为了防御北元的侵扰,朱棣决定北修新都(北京)。为了发展北方生产和营建北京,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元年(1403年)“徙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实北京”(《明史·成祖纪》)。同年,又命除十恶以外的“其余死罪及流罪,令挈家赴北平种田”(《明太宗实录》卷一二)。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又命“核太原、平阳、泽、潞、辽、沁丁多田少及无田之家,分其丁口”移民到北平屯种(《明史·食货志》)。永乐四年(1406年) 明令迁都,相继在全国调集大批工匠、人伕到北京营建都城。永乐十九年(1421年) 正月,正式迁都北京,改称京师。 ☚ 明代迁豪实京师 明中叶流民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