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关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问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关于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问题 过去很长时期,党史的教材和论着根据陈伯达《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一书所定的调子,认为1926年7月中共中央第三次扩大会议的决议标志了陈独秀投降主义路线的形成并在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目前持此论者还有)。粉碎“四人帮”后,党史界对此说有很多争议。1980年,李维汉在访问座谈中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认为1926年12月中共中央汉口特别会议是陈独秀投降主义路线形成和在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的标志。此观点已为广大党史工作者接受并加以论证;另一种意见认为,1927年4月《汪精卫、陈独秀联合宣言》是陈独秀投降主义路线形成并在全党占据统治地位的标志。 关于大革命失败的原因问题:过去毛泽东和党的历史决议都认为,1927年大革命失败主要是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所造成的。近几年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大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我党力量弱小。因此,即使没有党内机会主义的错误,革命也不可能不失败。多数人认为,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敌人力量过于强大;第二,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第三,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失误;第四,党年幼不成熟。 关于陈独秀出党后形成托陈反对派的性质以及陈独秀后期的评价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但公开发表的文章不多。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