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什么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什么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亦称民事主体,是指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参与民事关系的当事人。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是由法律规定的。他们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国家也可以以民事主体的资格出现。在我国,国家是社会主义全民财产的所有者,当然具有主体的资格。但全民财产一般是经国家授权由国家机关、国营企业和事业单位负责经营管理的,国家的民事活动主要是通过代表国家的机关、单位以法人的资格进行的。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譬如以国家的名义发行国库券,承受无主物和无人继承的财产等,国家才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出现。因此,国家是民事法律关系的特殊主体。国家作为民事主体,往往以国库的名义出现。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的一方称为权利主体,负担义务的一方称为义务主体。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借贷合同,一方只享有权利,他方只承担义务。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民事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例如在买卖合同中,出卖人将出卖物交给对方所有是他的义务,要求对方交付价金则是他的权利;相反,买受人交付价金是他的义务,要求对方交付出卖物则是他的权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