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齿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为古代哺乳动物如象类、犀牛类、三趾马等的牙齿的化石。挖出后,除净泥土,敲去牙床。 药材呈完整的齿状或破碎成不规则的块状。完整者可分为犬齿与臼齿。犬齿呈圆锥形,先端较细或略弯曲,长约7厘米,径约3厘米,近尖端处常中空。 臼齿呈圆柱形或方柱形,一端较细,略弯曲,长约5厘米,多有深浅不同的沟棱。其中呈青灰色者习称“青龙齿”,呈黄白色者习称“白龙齿”。 有的表面尚具光泽的珐琅质。质坚硬,断面粗糙,凹凸不平,或有不规则的突起棱线,吸湿性强。无臭,无味。以不带牙床、吸湿性强者为佳。 习惯以青龙齿品质较好。主产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地。龙齿:刷净泥土,打碎。 煅龙齿、取刷净的龙齿,在无烟的炉火上或入坩埚内煅红透,取出,放凉。 味涩,性凉。入心、肝经。 功能镇惊安神,除烦热。治惊痫癫狂,烦热不安,失眠多梦,心下结气,诸痉。 煎服9~15克。《太平圣惠方》之龙齿散治小儿天钓,手脚掣动,眼目不定,有时笑啼或嗔怒,爪甲皆青;《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之龙齿散治小儿惊热如火,亦治温壮。《圣济总录》以龙齿丸治因惊成痫,狂言妄语。本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磷酸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