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57.柑桔溜皮虫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57.柑桔溜皮虫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约10毫米,体宽约2.8毫米,黑色,微闪金属光泽。头顶、两复眼间的凹陷刻纹呈现2个清晰的多环同心椭圆形。前胸背板上的横皱纹较粗糙。鞘翅黑色,近端部1/3处有清晰白斑纹,鞘翅末端的小齿较爆皮虫更微细。

卵 长1.7毫米,馒头形,乳白色,渐变为黄色,孵化前为黑色。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3-26毫米,扁平细长,乳白色。前胸背板大,近圆形,中、后胸缩小;腹部各节呈梯形,后端明显较前端宽、后侧角突出;腹部末端有1对钳状突。

蛹 体长9-12毫米,化蛹初期乳白色,羽化前变为黄褐色,纺锤形(图1-44)。

1.成虫 2.幼虫

【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1代,在浙江黄岩以幼虫在枝条的木质部越冬,次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上旬开始羽化,6月上旬为出洞盛期,迟者可拖延到7月,成虫出现期极不整齐,使产卵、幼虫孵化与蛀入木质部的时间延长。早批成虫产的卵6月下旬-7月上旬进入盛孵期,幼虫为害较重(俗称夏溜),7月下旬前后蛀入木质部。后期成虫一般在7、8月产卵,幼虫为害较迟(俗称秋溜),8月上旬起进入木质部,雄虫较雌虫早见4-5天。在福建(永春)成虫出洞较早,约在5月上旬。

成虫出洞后5、6天开始交尾,交尾后1-3天产卵。卵粘附在树枝表皮外面,常被绿褐色物质盖著,每雌产卵2-7粒,一般3、4粒,6月间卵期15-24天。初孵幼虫入侵皮层为害,早期被害处可见泡沫状流胶现象,其后幼虫沿著形成层向下蛀食,为害蛀道长约30厘米时,形成螺旋形虫道(溜道),前期孵化的幼虫为害期长,蛀道长而大,形式多样,有2或3个螺旋道,后期孵化幼虫为害期短,蛀道常呈钩状。凡被幼虫蛀食经过处,枝条的皮层均剥裂,若缠绕树枝为害,则养分不能正常输送,枝条叶黄、枯死。幼虫老熟后蛀入木质部越冬,木质部可见月牙形蛀入孔(进口),成虫羽化孔也呈“D”形,幼虫潜伏部位与蛀入孔之间相距约10毫米,蛀入孔与木质部幼虫潜伏部位角度约成45°。

【防治方法】:

(1)冬、春清除枯枝 于4月前结合清园工作除去幼虫为害枯枝,减少虫源。

(2)药杀成虫 方法同柑桔爆皮虫。

(3)刮杀幼虫 以清除初孵幼虫为主,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现泡沫状流胶时用小刀刮杀。若幼虫已入木质部,可在蛀道最后一个圆圈内,先寻找幼虫蛀入孔,孔外有新鲜虫粪者表明幼虫活著,然后顺螺旋纹转45°,距入孔1厘米左右,用小尖钻刺小孔,即可刺死已入木幼虫。

柑桔溜皮虫(Agrilus sp。)又名柑桔缠皮虫,幼虫蛀害柑桔树的枝条和大枝,在皮层(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从上而下蛀害,成螺旋形蛀道,受害枝条的上部干枯,严重时每株树上可达数百条幼虫,使树冠变形,树势衰弱,产量降低,寄主只限于相桔类。分布浙江、福建、四川、广东和广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