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3.杧果梢枯流胶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3.杧果梢枯流胶病 【症状】: 感病枝条初时组织变色,皮层出现坏死溃疡斑,并流出初为白色后变褐色的树胶。病部以上的枝条枯萎,病部下面有时抽出一些小枝,但叶片褪色变黄,最后整个枝条枯萎。剖开病枝、树皮及木质部呈红褐色,后期在枝条上长出小黑点。花梗受害发生纵裂缝。病害扩展到幼果上,开始变褐色,随后果皮及果肉腐烂,并渗出粘稠的汁液,病果脱落(图4-2)。 1.病枝 2.病原 【病原】: 杧果梢枯流胶病的病原为一种真菌,属半知菌亚门。病枯枝上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器埋生于寄主组织内,黑色,球形,有孔口,直径200-350微米;分生孢子椭圆形或卵形,未成熟时单胞无色,成熟时双胞褐色,大小为15.6-25.9微米×11.1-14.5微米。 【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上越冬。翌年温湿度适宜,即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病菌主要从伤口侵入寄主。本病菌为一种弱寄生菌,凡是树势衰弱和受天牛为害较多的果园发病较严重。在潮湿地的嫁接苗上严重受害。一般在冬末初春发病严重,夏季发病较轻。高温高湿和荫蔽的环境,有利于病害发生。 【防治方法】: (1)加强对天牛等害虫的防治,减少病菌从伤口侵入。切除病部和病死枯枝,切口处涂上波尔多液(1份硫酸铜,2份新鲜消石灰、3份鲜牛粪混合成软膏状)或涂托布津浆(200倍托布津混牛粪)保护;或用0.3%氯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成糊状涂抹伤口。 (2)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并结合修剪,清除病枝梢,集中烧毁。 (3)选用抗病品种作为嫁接材料。据报道,国外较抗病的品种有黑登、爱德华、伊略赖、苏雪多劳等。 (4)定期喷0.5%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0.3%氯氧化铜。可结合杧果炭疽病的防治喷药防治。广西田阳病虫测报站1985年试验:以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共喷两次,效果较好。 (5)因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孢子萌发和侵入都需要有潮湿的环境,所以要使嫁接部位的伤口保持干燥,减少病菌的侵入机会。 杧果梢枯流胶病(Diplodia mangiferae Koord)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主要为害枝梢及主干,也可为害花及幼果。严重时可致使枝梢甚至主干枯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