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黄藤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黄藤 【名称出处】:《全国中草药汇编》 【概况】: 异名 红藤、赤藤(《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棕榈科黄藤属植物黄藤的茎。黄藤属全世界约115种;中国有2种,均药用。 原植物 黄藤Daemonorops margaritae(Hance)Becc.(Calamus margaritae Hance) 形态 藤本;茎连叶鞘粗3~4cm,藤干后呈褐色。基生叶不具纤鞭,茎生叶具纤鞭,全长2~3m;裂片5~60对,两列,整齐,近对生,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5~45m,宽1~2cm,先端渐尖,两面暗绿色,腹面沿脉上被疏长刺毛,背面沿中脉和边缘被短针刺毛;叶轴背面微拱圆,具单生爪状钩刺;叶柄短,腹面扁平或微凹,两侧与叶柄基部具多数小直刺;叶鞘具多数黑褐色,散生或基部连生的短针状刺和长1.5~2.3cm的薄扁刺及褐色鳞粃。 肉穗花序生于茎上部叶鞘,圆锥花序状,分枝短而密集;初生佛焰苞6~8枚,舟状,外面一枚最大,全长17~47cm,基部稍狭,顶端短尾状渐尖,其尖头长3~15cm,扁宽而略钝,苞背被黑褐色,长0.5~3.5cm,散生短针状刺或基部连合的狭扁长刺,里面的数枚渐短小,少或无刺。果球形,直径1.9~2cm,鳞片18~19纵列,每列8~9片,黄色而光亮,中央具深凹槽;种子肾状球形,长1.2cm,宽1.6cm,两侧稍扁,胚乳呈深嚼烂状,胚基生。花期4~7月,果期10~12月。(图见《广东植物志》.第2卷.476页.图335)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700m以下的山谷密林或丘陵地带。 分布于云南、广东、广西和台湾。 。【药性】:性味 《新华本草纲要》:“茎:味苦,性平。” 功效 驱虫,利尿,祛风镇痛。 主治 《全国中草药汇编》:“蛔虫,蛲虫,绦虫,小便热淋涩痛,齿痛。”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