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柏
树皮类药材。 释名:原名“黄檗(bo)”。《说文解字》:“檗,黄木也”。此树内外及木质皆黄,故名。“柏”与“檗”同音。 近代以“黄柏”为正名,读作hang bai。(2)功能:性寒。 ❶ 清热燥湿。本品清热燥湿之力与黄连、黄芩相似,但善除下焦之湿热。 临床多用于湿热痢疾、湿热黄疸及小便淋涩作痛、赤白带下、阴部肿痛、足膝肿痛等症。 ❷ 泻火解毒。治疗热毒疮疡、湿疹等症,既可内服,又可为末撒敷外用。 ❸ 清虚热。 本品不但可用于实热,还能清虚热,治疗阴虚发热之证。(3)用法:水煎服3~9克。 外用适量。(4)饮片特征:条丝状,鲜黄色,味极苦。 〔黄檗 黄檗皮 黄栢〕 处方名。即黄柏。 见上文。 〔盐水炒黄柏 盐黄柏〕 处方名。系取黄柏片,置盆内喷洒盐水适量拌匀,稍润吸尽,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深黄色,略见焦斑者。盐水炒后主清下焦之火。 〔酒炒黄柏〕 处方名。系用酒炒法炮制的黄柏饮片。 酒炒可减低其苦寒之性。 〔黄柏炭〕 处方名。 系用炒炭法制得者。制炭后具止血功效。 〔川黄柏〕 商品名。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的干燥树皮。 因主产于四川而得名。 〔东黄柏 关黄柏〕 商品名。即黄檗树的干燥树皮。因产于关外东北地区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