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
【生卒】:1610—1695 【介绍】: 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学者。 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浙江余姚人。青年时代领导复社反宦官的斗争。清兵南下时,曾召募义兵,坚持抗清。 明亡后,不受清廷征召,隐居著书。学问渊博,精通经、史,于天文、历法、数学、音律亦深有研究。 史学上,著我国第一部学术史《明儒学案》,开浙东史学研究之风气。哲学上,提出“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气“生人生物”,为世界万物之本原。认为道是事物规律,“器在斯道在,离器而道不可见”。反对程朱把人性分为气质之性和义理之性,认为“止有气质之性,更无义理之性”。主张学术“经世致用”,反对宋明理学专事游谈的虚浮学风。批判“君为臣纲”封建思想,揭露封建君主专制“为天下之大害”,重视发展生产,提出农、工、商皆本,主张平均土地。 但认识论上,受王守仁思想影响,认为“人心之理即天地万物之理”,陷入唯心主义。著述甚多,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案》及1949年后重编的《黄梨洲文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