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柳叶
【概况】: 基源 为胡桃科枫杨属植物枫杨的叶。 原植物 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 C.DC 余项参见“枫杨”条。 【药性】: 性味 ❶ 《新华本草纲要》:“辛、苦、温。有小毒。” ❷ 《闽南民间草药》:“辛,热。有毒。” ❸ 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苦,温。有小毒。” 功效 杀虫止痒,利尿消肿。 主治 慢性气管炎,关节痛,疮疽疖肿,疥癣风痒,皮炎湿疹,汤火伤。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叶:血吸虫病,黄癣,脚癣。枝、叶捣烂可杀蛆虫、孑孓。 ” ❷ 《草本便方》:“涂烂疮,汤火伤。” ❸ 《分类草药性》:“洗疥疮,癣疮。” ❹ 《四川中药志》:“杀虫,解毒。涂汤火伤及久疮,止牙痛。” 用法用量 外用:煎水洗、酒精浸搽或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急性肠炎:麻柳叶、黄荆叶各9g,辣蓼6g。水煎服,每日1剂。 ❷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皮肤湿疹:麻柳叶、毛秀才、千里光、柳枝各适量,煎水外洗。” ❸ 《湖南药物志》:“治膝关节痛:麻柳叶、虎耳草。捣烂敷患处。 ” 单方应用 ❶ 《闽南民间草药》:“治皮肤癣:鲜麻柳叶60g,切碎,用酒精500ml,浸泡1星期后擦患处,每日1~2次。或取叶,煎水外洗。” ❷ 《四川中药志》:“治牙痛:麻柳叶捣绒,塞患处或噙用。” ❸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麻柳叶500g。加水1500ml,煎至1000ml,每次服10~20ml,按年龄大小增减,每日服3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