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麻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麻木 病症名。 指肌肤、肢体发麻,甚或全然不知痛痒的一类疾患。麻木虽为一证,而二者又存在一定区别。麻指发麻感,局部尚有一定知觉;木则是局部失去知觉。故麻轻而木重,麻为木之渐,木为麻之甚。 见《本事方》卷1:“风热成历节,攻手指,作赤肿麻木。”《医学原理·痹门》:“有气虚不能导血荣养筋脉而作麻木者,有因血虚无以荣养筋肉,以至经隧凝涩而作麻木者。”《赤水玄珠·麻木》:“亦有气血俱虚,但麻而不木者;亦有虚而感湿,麻木兼作者;又有因虚而风寒湿之气乘之,故周身麻木掣痛并作者”。 ❷ 临床上气虚失运者,症见手足发麻,犹如虫行,面色 治宜养血和营。方选四物汤加味;风湿痹阻者,症见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麻木,重著,受冷加重,肢体活动不利。 亦有风寒湿邪郁久化热或湿热入络而关节灼热、疼痛、红肿,肢体麻木者。治宜祛风通络,除湿散寒,方选蠲痹汤加味、大活络丸等。 湿热痹阻者,宜清利湿热,通络止痛,方选三妙丸加味;痰瘀阻滞者,症见麻木日久,或固定一处或全然不知痛痒。治宜化痰行瘀,方选双合汤加减。 瘀血痹阻较重者,可用身痛逐瘀汤加味,顽痰结聚较重者,可用指迷茯苓丸或控涎丹加味。口舌麻木,多属痰火,可用止麻消痰饮。 颜面麻木,多属风痰,可用牵正散加味。亦可针灸治疗。 上肢麻木取合谷,曲池、肩髃、肩井、外关、太渊、尺泽等,下肢麻木取风市、阳陵泉、昆仑、悬钟、足三里、三阴交等穴。辨证运用补泻手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