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鹿角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鹿角霜 【概况】: 异名 鹿角白霜(《本草蒙筌》)。 基源 为鹿科鹿属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角熬制鹿角胶后剩余的骨渣。 原动物 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马鹿Cervus elaphus L. 余项参见“鹿茸”条。 。【生药】: 制法 见鹿角胶项下。 鉴别 鹿角霜为圆柱形或劈成半圆柱形的块,大小粗细不一,一般梅花鹿角的霜块较小,马鹿的较大;外层灰白色,质较致密,内层色较深,质疏松多细孔。气无,味微苦涩,有粘舌感。 以色白、体轻、质酥者为佳。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 。【药性】:性味 咸,温。 《医林纂要》:“甘、咸,温。” 归经 入肝、肾经。 功效 补虚,助阳,托疮,收敛,活血,止血。 主治 肝肾不足,腰膝酸痛,脾胃虚寒,呕吐,食少便溏,子宫虚冷,崩漏带下。 ❶ 《医学入门》:“治五劳七伤羸瘦,补肾益气,固精壮阳,强骨髓,治梦遗。”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4.5~9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细粉调涂患处。 使用注意 阴虚阳亢者忌服。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❶ 配肉苁蓉、巴戟天、淫羊藿,治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❷ 配龙骨,牡蛎、锁阳、菟丝子,治遗精盗汗,小便频数,四肢寒冷。 ❻ 配珍珠母、青礞石、紫河车、蜈蚣、全蝎,治癫痫。 方选和验方 ❶ 鹿角霜丸(《圣济总录》)治肾虚消瘦:肉苁蓉(酒浸,焙)、附子(炮,去皮、脐)、巴戟天(去心)、蜀椒(炒出汗)、鹿角霜各30g。共研为细末,酒糊面丸如梧桐子大,每服20丸,空心温酒下,日2服。 ❷ 鹿角霜丸(《何氏济生论》)治诸虚百损,羸弱不堪者:用铜甑1具,著底铺薄荷末60g,上铺山药末240g,上铺鳗鱼(去头尾)500g,上铺鹿角霜120g,再以薄荷细末盖之,蒸极烂,将鱼骨炙脆为末,共一处捣和丸。 每服15g,白汤下。” ❹ 《普济方》:“治盗汗遗精:鹿角霜60g,生龙骨(炒)、牡蛎(煅)各30g。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40丸,盐汤下。 ” ” ❼ 调经毓麟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子宫虚寒,赤白带下,行经作痛,久不受孕:鹿角霜、党参、白术、茯苓、熟地、杜仲、白芍、炙甘草各60g,当归、菟丝子各120g,川椒(炒)15g。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g,早晚各服1丸,开水或温酒送服。 治疗期间,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饮酒。原已服用抗癫痫西药者,待服用本品3个月后,逐日减量西药,直至完全停服西药。 ” ⑿福州中医 1991;(1):“治疗男性附属性腺感染所致的男性免疫性不育:鹿角霜、枸杞子、丹参、黄芪、赤芍、桃仁、当归、皂刺、穿山甲、薏苡仁、泽泻各10~15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同时配合利福平口服。 ” ⒀鹿公汤(浙江中医杂志 1988:(10))治急性乳腺炎:鹿角霜13g,蒲公英120g。水煎至沸时,兑入黄酒60ml,再煎片刻,分2次服。 ⒁吉林中医药 1991;(1):“治肺气肿合并感染:鹿角霜、阿胶(烊化)、枸杞子、紫河车、肉苁蓉、生地、白芥子、橘红、苏子、炮干姜、款冬花各10g,龟板(先煎)30g,甘草5g。水煎服,每日1剂。 ” ⒂宫血灵(湖北中医杂志 1991;(6))治子宫出血:鹿角霜、黄柏(炒)、秦皮、生地、龟板、地骨皮、白芍、山栀子(炒焦)、玄参、丹皮、阿胶(烊化)、麦冬各12~15g。水煎温服,每日1剂。 单方应用 ❶ 《太平圣惠方》:“治腰痛,膀胱宿冷,夜多小便:鹿角霜,研为细末,每日空腹时温酒调服6g,晚食前再服。” 食疗 《实用食疗方精选》:“治腰膝冷痛,四肢萎软,步行乏力,阳痿遗精:鹿角霜10~20g,粳米30~60g。如常法同煮粥,服食。” 。【医药家论述】:张秉成《本草便读》:“鹿角霜、鹿角胶,性味功用与鹿茸相近,但少壮衰老不同,然总不外乎血肉有情之品,能温补督脉,添精益血。如精血不足,而可腻补,则用胶;若仅阳虚而不受腻滋者,则用霜可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