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丸
【方源】: 《妇人良方》卷一。 【异名】: 生料鹿茸丸(《医略六书》卷二十六)。 【组成】: 鹿茸(燎去毛,酥炙) 赤石脂 禹余粮(制)各一两 艾叶 柏叶 附子(炮)各半两熟地黄(洗,焙) 当归 续断各二两 【用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温酒送下。 【主治】: 经候过多,其色瘀黑,甚者崩下,吸吸少气,脐腹冷极则汗出如雨,尺脉微小。由冲任虚衰,为风冷客乘胞中,气不能固。 【方论选录】: 《医略六书》:附子补真火以扶阳,鹿茸补督脉以壮阳,盖阳回气壮则冲任自固;而又以赤石脂涩血固下,禹余粮涩气固经,俾气血完固,则血不妄行;熟地补阴滋血脉;当归养血归经脉;续断续绝扶虚羸;艾叶温经暖子宫;侧柏灰以止血定崩下也。蜜以丸之,饮以下之,使阳气内充,则风冷外解,而经脉完固,何有崩下不止之患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