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小令尊前
小令尊前见玉箫,银灯一曲太妖娆,歌中醉倒谁能恨?唱罢归来酒未消。 春悄悄,夜迢迢,碧云天共楚宫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 北宋晏几道作。 这是一首情深意切的怀人之作。 上片写昔时的初次相见。在歌筵酒宴上,词人见到了侑酒应歌的美丽侍女玉箫。 银灯璀璨,歌声婉转,而歌女玉箫更显得妩媚妖娆,词人一见钟情。在此良宵佳会,词人因歌声的美妙而饮,因歌者的俏丽而醉,情为之倾倒而甘心,人为之酒酣而无恨。这未消的酒意,实际上说明了对歌女玉箫充满著无尽的柔情蜜意。下片写今日别后的刻骨相思。 歌停人散之后,春夜冷寂,孤凄难眠,天遥地远,佳期渺茫。在扼杀自由爱情的封建时代,有多少痴男怨女忍受著巨大折磨,使他们长恨绵绵,遗憾终生。 然而,森严的等级制度,只能把人们的形体带上沉重的桎梏,却无法限制人们精神上的自由追求。词中结拍“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两句,通过梦境,表达了在现实生活中所无法得到的欢乐。词人表示,要让自己多情的梦魂,不受任何清规戒律的限制,再一次踏著杨花,穿过谢桥,去寻找自己日夜相思的情人。 梦魂尚且如此真情,那么词人对情人恋情之深厚,追求之执著,则是不言而喻的了。 结尾二句,通过毫无阻碍、随意飘荡的梦,表达钟情之深,相思之急,充满著浪漫主义的幻想和夸张,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