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宾楼饭庄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南侧,是久负盛名的清真风味餐馆。 创办于清代咸丰三年(1853),原设于天津市旭日街(现和平路),是后来天津著名12楼之一。1955年迁至北京和平门外李铁拐斜街,1963年迁至现址,牌匾“鸿宾楼”为郭沫若题字。占地1900平方米,营业面积750平方米,可同时接待500人就餐,楼上楼下设有大小餐厅8个,设备齐全,环境幽雅舒适。该饭庄以经营天津风味的清真菜著称,菜肴品种达300多种,烹调技法以扒、炸、烧、焖、熘、烩、炒等最为见长,善烹“全羊大菜”,河鲜海味和燕翅席、鸭翅席等。 菜肴质地酥、脆、嫩,滋味讲究咸、清、香,严格按伊斯兰饮食文化的选择原则选料,“制工精湛,味酽不腻,清淡雅致”。风味名菜沙锅羊头、鸡茸鱼翅、白蹦鱼丁、两吃大虾、芜爆散丹、玉米全烩、烧蹄筋、独三样、五吃肚、红烧牛尾、独鱼腐等,久负盛名。“鸿雁来时风送暖,宾朋满座劝加餐。楼台赤帜红于火,好汉从来不畏难”。这是已故中国文豪郭沫若先生于1963年在鸿宾楼宴后,即兴挥笔题写的藏头诗。 此外,该饭庄还经营北京风味的清真挂炉烤鸭和涮羊肉。 近年,根据科学、营养、保健的原则,在继续发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又创新出30多种新菜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