鸢尾
中药名。 出《神农本草经》。别名:乌鸢、乌园、铁扁担。为鸢尾科植物鸢尾Iris tectorum Maxim的根茎。多年生草本。 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夏、秋采收。 干燥根茎呈扁圆柱形,表面灰棕色,有节,节上常有分歧,节间部分一端膨大,另一端缩小,膨大部分密生同心环纹,愈近顶端越密。产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味辛苦,性寒,有毒。消积、破瘀,行水,解毒。治食滞胀满,癥瘕积聚,臌胀,肿毒,痔瘘,跌打损伤。内服:煎汤,0.9~3克;或研末。 外用:捣敷。体虚者慎服。 ❶ 治食积饱胀:鸢尾3克,研细,用白开水或兑酒吞服(《贵阳民间药草》)。 ❷ 治喉症、食积、血积:鸢尾根3~9克。 煎服(江西《中草药学》)。 ❸ 治水道不通:鸢尾(紫花者为佳)研自然汁1盏服,通即止药。不可便服补药(《普济方》)。 ❹ 治跌打损伤:鸢尾根3~9克。研末或磨汁,冷水送服,故又名“冷水丹”(江西《中草药学》)。 叶含维生素C很多。花含思比宁。根茎含鸢尾黄酮甙、鸢尾黄酮新甙A、B、香荚兰己酮二葡萄糖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