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鸡肉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鸡肉参 【名称出处】:《云南中草药选》 【概况】: 异名 土地黄(《中国植物志》)。 基源 为紫葳科角蒿属植物红波罗花的根。角蒿属全世界约15种;中国产11种,3变种,其中7种供药用。 原植物 红波罗花Incarvillea delavayi Bur.et Franch.,又名波罗花、红花角蒿、红罗卜花(云南)。 形态 多年生草本,无茎,高达30cm,全株无毛。 叶茎生,一回羽状分裂,长8~25cm,叶轴长约20cm;侧生小叶4~11对,小叶长椭圆状披针形,长4~7cm,宽1~3cm,顶端渐尖,基部钝至近圆形,两侧不相等,边缘具粗锯齿或钝齿;顶生小叶长1.5~3.5cm,宽1~2.5cm,与顶部的一对侧生小叶汇合,小叶柄极短至无柄。总状花序有2~6花,著生于花亭顶端,花葶长达30cm,从植株根部抽出;花梗长5~15mm;苞片长1cm,小苞片2,长5mm。 花萼钟状;长13~20mm,萼齿长宽约5~7mm,顶端呈尾状尖,萼齿基部宽大于长。花冠钟状,红色,长约6.5cm,直径3.5cm,花冠筒长约5cm,裂片5,半圆形,开展。 雄蕊4,2强,花丝长约2.5cm;花药卵圆形,丁字形著生。花柱长约3cm,柱头扁平,扇形。蒴果木质,4棱形,灰褐色,长5~7.5cm。种子阔卵形,上面无毛,下面被毛,长5mm,宽3~3.7mm,翅宽1mm。 花期7月。(图见《云南植物志》.第2卷.图版199:9-10) 生境与分布 生长于高山草坡,海拔2400~3500m。 分布于四川(道孚、盐源),云南西北部(大理、丽江、维西、中甸、德钦)。。 【生药】: 采集 秋季采挖,鲜用或晒干。 【药性】: 性味 甘、淡,温。 功效 滋补强壮,补养气血。 主治 产后少乳,病后体虚,贫血头晕。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60g;或炖肉吃。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云南中草药选》:“治产后少乳,久病虚弱,头晕,贫血:鸡肉参30~60g,煎汤,内服。” 食疗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病后体虚,产后缺乳:鸡肉参鲜品30~60g,炖肉吃。”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