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鲁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鲁迅

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生于浙江绍兴一个败落的封建家庭。1902年去日学医,后从事文学,以求改变国民精神。

1905-1907年,站在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一边,发表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论文,介绍西方生物进化学说、西方自然科学史和欧洲具有反抗斗争精神的所谓“摩罗”诗人,大力进行思想启蒙工作。

还和周作人共同翻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介绍俄国和东欧国家的一些短篇小说。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

1918年5月,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呐喊》、《坟》、《热风》、《彷徨》、《华盖集》等杂文集。

表现出爱国主义和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特色。

1927年1月到广州,在中山大学任教。1927年10月到上海,认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1928年和1929年,他用很大的精力翻译文艺理论著作,主持出版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丛书——“科学的艺术论丛书”。

他与郁达夫合编《奔流》月刊,大力介绍外国的文艺创作和批评,译介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还帮助柔石等人组织朝花社,介绍苏联和其他国家进步作家的作品和版画艺术,先后出版了《朝花周刊》、《朝花旬刊》和《艺苑朝华》。1930年2月,参加发起了以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为纲领的中国自由大同盟运动。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成立,鲁迅和太阳社、创造社的革命作家共同战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1932年初,和茅盾等40余人联名发表《上海文艺界告世界书》,抗议日军侵略上海的暴行。1933年1月,担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上海分会的执行委员。

不顾反动派的迫害,参加营救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活动,抗议法西斯的种种暴行。9月,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在上海秘密召开远东反战会议,被推为名誉主席团成员。

同年,会见了英国著名作家肖伯纳和美国进步记者斯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的革命文学运动,以很大的精力翻译、介绍外国的进步文学作品:翻译了法捷耶夫的《毁灭》、高尔基的《俄罗斯童话》、果戈里的《死魂灵》等名著。还曾举办木刻讲习班,请日本美术教员内山嘉吉讲授木刻技法;举办展览、编印画集、介绍外国优秀的版画艺术作品。1936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编辑出版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苏联版画选集》等书籍。

一生为祖国和人民留下了700万字的著译,加上日记和书信,约1000万字以上。其中翻译超过250万字,介绍了14个国家近百位作家的文艺理论和文学作品,促进了中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其作品在全世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已有30多个国家用50多种语言文字出版了他的作品,不少国家还出版了他的传记和研究论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7: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