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魏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魏征 【生卒】:580—643 【介绍】: 字玄成,馆陶(原山东,今属河北)人。 少年早孤,家贫,出家为道士。隋末,参加了李密的农民起义军。 李密失败后,又被窦建德俘获,任起居舍人。窦建德失败,入唐为太子洗马。唐太宗即位,擢升为谏议大夫,后任秘书监、侍中,封郑国公。其言论见于《贞观政要》。 著作有《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的总论,还主编了《群书治要》。事迹见《旧唐书》卷七一、《新唐书》卷九七。 魏征是一位具有卓越见识与才能的政治家,他从治国安邦的需要出发,对文学发表了重要意见。 《隋书·文学传序》、《群书治要序》集中表达他的文学观点。他坚持传统的“尚用”的文学主张,要求文学发挥政治、教化作用:“上所以敷德教于下,下所以达情志于上。大则经纬天地,作训垂范;次则风谣歌颂,匡主和民”(《隋书·文学传序》)。 作为政治家,他注重总结历史经验,取鉴当代。他指责梁陈时期的君主们“竞采浮艳之词,争驰迂诞之说。骋末学之博闻,饰雕虫之小技”(《群书治要序》)。他认为梁以后的文学,离开雅正之路,是“亡国之音”。 但是魏征并不是完全否定南朝文学的价值,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他主张兼取南北之长,做到尽善尽美。他说:“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华者宜于咏歌……若能缀彼清音,简兹累句,各去所短,合其所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隋书·文学传序》)。这当然符合统一的唐帝国文学发展的需要,对唐代文学的繁荣有重要的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