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鬣羚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鬣羚骨 【名称出处】:《四川中药志》 【概况】: 基源 为牛科鬣羚属动物鬣羚的四肢骨骼。 原动物 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Bechstein,又名苏门羚、山驴子、明鬃羊(《中国药用动物志》第1册)。 历史 鬣羚骨《四川中药志》首次收载,名“山驴骨”。根据赵肯堂对《纲目》有蹄类的考证意见,鬣羚的原名当为《纲目》中记载的野驴。 形态 体形较大,外形略象驴。 体长约1.5m,体重可达90~150kg。耳宽大而尖,颈背有鬃毛。雌雄均有角,角粗短而尖,左右分歧。角基部粗,环棱紧密,中部环棱较疏,尖端光滑,无棱。 角长约20cm。四肢较长,尾较短。全身黑色稍带棕色,额面部黑色,杂有灰白色毛。耳外侧黑棕色,内侧基部为白色,口角及吻部浅黄白色,喉部毛带白色毛尖,但无明显白斑。 颈背棕毛为黑色或掺杂有白色的毛。四肢色较浅,略带锈棕色,后肢上部内侧为白色。腹部及鼠蹊部黑褐。 尾锈棕色但带有黑色毛尖,个体毛色差异很大。(图见《中国药用动物志》.第1册.311页.图402) 生境与分布 栖于高山岩崖上,高可达3000m左右,偶或在草原及平地间活动。分布范围很广,西藏、甘肃、青海及四川、安徽以南很多地区都有。 。【生药】:采集 全年均可捕捉,捕捉后剥皮,取四肢骼,剔净残肉,挂通风处晾干。 【药性】: 功效 祛风湿,镇痛。 主治 风湿痹痛,肢体麻木不仁及腰腿疼痛。 用法用量 煎汤或浸酒,15~25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中国动物药》:“治筋骨麻木不仁或腰腿酸痛:鬣羚骨50g,白酒500ml,以白酒浸鬣羚骨,一月后即可服用。每次饮酒20ml,日2次。”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