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高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高棅

【生卒】:1350—1423

【介绍】:

又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长乐(今属福建)人。

明永乐初年(1403)以布衣征授翰林待诏,后升为典籍。工书、画,又善于作诗,与林鸿、王偁、陈亮、王恭、唐泰、郑定、王褒、周玄、黄玄并称“闽中十才子”。著有《啸台集》二十卷,《木天清气集》十四卷。有传,附于《明史》卷二八六林鸿传后。

高棅作诗,多模拟唐人或酬唱应和,成就不大。但所选《唐诗品汇》却有广泛影响。

《明史》本传称:“终明之世,馆阁宗之。”高棅自序,申明自己的论诗宗旨,提出“观诗以求其人,因人以知其时,因时以辨其文章之高下,词气之盛衰”的原则,由作品联系到作者,由作者考察到时代,把作品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评定其高下盛衰。这种批评方法,基本是正确的。他继承和发展了严羽的观点,把唐诗发展分成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并以盛唐为主,李、杜为宗,对明前、后七子“诗必盛唐”的复古理论起了先导的作用,严羽提倡“妙悟”,高也把“悟入”作为品鉴诗歌的途径和方法。他提出“苟非穷精阐微,超神入化,玲珑透彻之悟,则莫能得其门,而臻其壸奥。”他坚持传统的诗教原则,提倡“优游敦厚”之风,但对那些形式主义、唯美主义倾向严重的作品,也倍加赞赏。他长于诗歌艺术风格的鉴赏,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出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孟浩然的“清雕”、“王维的“精微”等特点。对高棅所选《唐诗品汇》,评价不一,《四库提要》认为:“平心而论,唐音之流为肤廓者,此书实启其弊;唐音之不绝于后世者,亦此书实衍其传。功过并存,不能互掩,后来过毁过誉,皆门户之见,非公论也。”这种评价还是公允的。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