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高棅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高棅 【生卒】:1350—1423 【介绍】: 又名廷礼,字彦恢,号漫士,长乐(今属福建)人。 明永乐初年(1403)以布衣征授翰林待诏,后升为典籍。工书、画,又善于作诗,与林鸿、王偁、陈亮、王恭、唐泰、郑定、王褒、周玄、黄玄并称“闽中十才子”。著有《啸台集》二十卷,《木天清气集》十四卷。有传,附于《明史》卷二八六林鸿传后。 高棅作诗,多模拟唐人或酬唱应和,成就不大。但所选《唐诗品汇》却有广泛影响。 《明史》本传称:“终明之世,馆阁宗之。”高棅自序,申明自己的论诗宗旨,提出“观诗以求其人,因人以知其时,因时以辨其文章之高下,词气之盛衰”的原则,由作品联系到作者,由作者考察到时代,把作品放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评定其高下盛衰。这种批评方法,基本是正确的。他继承和发展了严羽的观点,把唐诗发展分成初、盛、中、晚四个阶段,并以盛唐为主,李、杜为宗,对明前、后七子“诗必盛唐”的复古理论起了先导的作用,严羽提倡“妙悟”,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