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加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加词

❶相当于现今所说的介宾短语。马建忠《马氏文通》:“介词与其司词,统曰加词。”如《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的“以时”就是加词。
❷相当于通常所说的同位语。马建忠《马氏文通》:“凡名、代、动、静诸字所指一,而无动字以为联属者,曰加词。”如《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右丞相陈平患之。”“右丞相”与“陈平”所指为一人,“右丞相”为加词。
❸金兆梓《国文法之研究》术语。与本词相对而言。本词和加词是就词之间的关系讲的,其中,起修辞作用的词叫加词。如“白雪”、“黄金”,“白”与“黄”是加词;“雪白”、“金黄”,“雪”和“金”是加词。参见“本词”。
❹吕叔湘《文言虚字》术语。与端词相对。“加词”相当于现今所说的定语,“端词”相当于现今所说的中心语。如“邻人之子”的“邻人”是加词,“子”是端词。

加词

(一)《马氏文通》所用术语。指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语。分两类:❶指介词结构。《马氏文通》卷一: “句读中所有介字,盖以足实字之意焉尔。介字与其司词,统曰加词,所以加于句读,以足起语诸词之意。”
❷指“用如加语”的加词,即当几个词表示同一事物时,指其中起补充说明作用的部分。《马氏文通》卷三: “凡名、代、动、静诸字所指一,而无动字以为联系者,曰加词。”其下又细分为六属: 1.指用于人名之前的表示官衔之类意义的词。如《史记·陆贾列传》“右丞相陈平患之”中的“右丞相”。2.当几个词表示同一对象在不同时期的身分或状况时,指其中的补充说明部分。如韩愈《考功员外卢君墓铭》“余之宗兄,故起居舍人君,以道德文学伏一世”中的“起居舍人”。3.指用于名词或代词之后,表示总括之义的“皆”、“家家”、“俱”和表示分指意义的“各”。如《史记·项羽本纪》“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中的“皆”。4.指先总说后分说形式中的分说部分。如《论语·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中的“文行忠信”。5.指主语或宾语后的补充说明成分。如《左传·襄公十年》“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中的“狐狸所居”、“豺狼所嗥”。6.指先行词语后的复指成分。如《汉书·刘歆传》“夫可与乐成,难与虑始,此乃众庶之所为耳”中的“此”。(二)杨伯峻《文言语法》所用术语。指附加在人名之上,起补充说明作用的词。有三种情况:❶表明籍贯住所的词。如《列子·汤问》“北山愚公”中的“北山”。
❷表明身分的词。如沈括《梦溪笔谈》“布衣毕升”中的“布衣”。
❸兼表籍贯住所和身分的词语。如《论语·微子》“楚狂接舆”中的“楚狂”。

加词

加词

❶相当于现在所谓“介宾短语”。《马氏文通》: “介字与其司词,统曰加词。”例如:“以戈逐子犯”的“以戈”是加词。
❷略与今天的同位语相当。《马氏文通》:“凡名、代、动、静诸字所指一,而无动字以为联属者,曰‘加词’。”例如: “右丞相陈平患之”中,“右丞相”是官名,加于人名“陈平”之前,是加词。
❸相当于一般所谓 “定语”。吕叔湘《文言虚字》:“ ‘之’字上面的词我们称之为 ‘加词’,下面的词称之为‘端词’。”例如: “邻人之子”“是余之罪也”中,“邻人”和“余”是加词,“子”和 “罪”是端词。

☚ 领语   形容性加语 ☛
0000320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0: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