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马陆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马陆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 百足(《本经》),飞蚿虫(李当之《药录》),马轴(《吴普本草》),百节虫(《圣惠方》),蛩(《纲目》),千脚虫(《分类草药性》),篦子虫(《贵州民间方药》),大草鞋虫(《四川中药志》),百脚陆(《泉州本草》),掸子虫(《中国动物药》)。

基源 为圆马陆科动物宽附陇马陆的全体。

原动物 宽附陇马陆Kronopohites svenbdini(Verhoff)

历史 马陆首载于《本经》,列为下品,又名百足,《吴普本草》一名马轴。

《纲目》谓其“辟邪疟。”历代本草多有收载,但近代少有应用。

《中国动物药》收归无脊椎类药,名为掸子虫。近年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形态 身体呈柱形,长26~30mm,宽2.5~3.5mm。雄性略小。

由20个体节组成,可分成头、胸、腹三部、头部有1对触角,无眼,有侧头器;胸部由1~4体节组成,第1体节无足,第2~4体节各有步足1对;腹部由5~20体节组成,第5~18体节的后环节腹面各有2对步足,第19~20节无足。第20节后端有肛门,因此,称为肛节。侧突不甚发达,侧突后有臭腺。胫节与跗节愈合成胫跗节部宽大,是本种与同属其它种的区别点。

生境与分布 栖息于山崖阴面有腐殖质的草丛中或树荫凉处。阴天及夜间活跃,有向上攀缘爬树的习性。冬季蛰居。以腐殖质为食。分布于甘肃、四川。

此外,尚有窄附陇马陆Kronopohites swirhoei(Pocock)及尖附陇马陆Kronopohites acuminatus biagrile-ctus Hoffman亦作马陆药用。

。【生药】:

加工炮制 收得全虫后,糠头炒,令糠头焦黑,取出用竹刀刮足去头,研末。

【药性】:

性味 辛,温。

❶ 《本经》:“辛,温。”
❷ 《别录》:“有毒。”

功效 破积,解毒。

主治 癥瘕,痞满,痈肿,毒疮。 ❶ 《本经》:“主腹中大坚癥,破积聚,癥肉恶疮,白秃。”
❷ 《别录》:“疗寒热痞结,胁下满。”
❸ 《纲目》:“辟邪疟。”
❹ 《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痒疮,敷鱼口痈毒。”
❺ 《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麻风,去风湿。”

用法用量 外用:熬膏、研末或捣敷。

使用注意 有毒,内服宜慎。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四川中药志》:“治一切疮毒:马陆、滚山珠、癫疙宝、乌梢蛇、壁虎、蜈蚣。共以桐油熬膏,外贴。”

单方应用 ❶ 《泉州本草》:“治鼻息肉:马陆醋炙研末,棉花蘸塞鼻孔中。”
❷ 《四川中药志》:“治蛾子:马陆、鲜赤葛。共捣烂,敷颈部。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9: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