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茎基腐病
又称立枯病、黑痣病。 马铃薯的一种真菌病害。病原菌是半知菌亚门的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有性态是担子菌亚门的瓜亡革菌〔Thanatephorus cucumeris(Frank)Donk〕。 受害植株茎基部产生褐色凹陷溃疡斑,病斑上有黄褐色菌丝体或不规则形的褐色小菌核,病株下部的叶和茎变黄,根部生褐色斑,严重时块茎小而多,表面粗糙并形成大小不等的菌核。 病菌寄主范围广。主要以菌核在薯块或土壤中越冬。 在窖藏期可继续危害。低温高湿地区发病较重。 最适发病温度18℃左右。以实行轮作、选用无病种薯和种薯消毒为主要防治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