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马笃山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马笃山起义 又称戊申马笃山之役、钦廉上思起义。 1908年3月27日黄兴根据孙中山的指示,率领由十万大山的义军和旅越华侨中的同盟会员200多人组成的中华国民军南军,从越南边境向钦州进发,29日在小峰山击溃清军。4月2日义军占据马笃山,击溃郭人漳部三营,缴获战旗、马匹等战利品一批。义军连战皆捷,队伍发展到600多人。从此,义军纵横钦、廉、上思一带。 钦廉道龚心湛、统领郭人漳疲于奔命,无计可施,只得向两广总督频电告急。义军坚持战斗40多天,屡获胜利,使“清官闻风而栗”。 后因弹尽援绝,义军解散。这是坚持时间最长的一次武装起义。 1924年孙称赞这次起义:“照这一次战事说,革命军就是用一个人去打一百个人。这样的战斗是非常的战斗,不可以常理论”。 从此黄兴威名大著。孙称此役“为予第七次之失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