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桂花
中药名。 见《云南思茅中草药选》。为紫金牛科植物长圆叶酸藤子Embelia oblongifolia Hemsl.(又名:断骨藤、多脉信筒子)的果实。藤状灌木,高1~2米。茎圆柱状,通常直立,黄褐色,有多数皮孔。 叶互生,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5~8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钝成圆,基部楔形,上部边缘有粗锯齿,侧脉多至10~15对以上;叶柄长约6~8毫米。短总状花序腋生,长12毫米;花梗长2~3毫米;花小;萼片5,萼裂片披针形;花冠5,雄蕊著生于花瓣基部。浆果扁球形,成熟时黄红色,内有种子一枚。生于河边、路旁、灌木丛中。 分布云南、广西等地。夏秋采摘,晒干。味甘酸,性平。驱虫,祛风湿。 治绦虫病。内服:煎汤9~15克。果实含 贝素(Embelin)。 贝素有驱绦虫作用(对蛔、钩虫无效)。
其泻下作用很轻,故应同时服用泻药。从尿中排出,能使尿呈棕红色。 |